注意!發現路邊這種“黃花”要報告
2023年10月21日08:53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這兩天,有市民向本欄目反映,他在三臺山國家森林公園附近,發現了疑似有著“生態殺手、霸王花、惡魔之花”之稱的外來植物“加拿大一枝黃花”。
三臺山公園發現加拿大“一枝黃花”
上午九點,記者跟隨市民高先生來到他發現“加拿大一枝黃花”的地方,只見一片開得正艷的黃色花簇特別顯眼。這些開黃色花朵的植株高1米多,每一株都在頂部開出一長串的黃色花簇。高先生告訴記者,他每天都要來到附近巡河,對這一片比較熟悉,最近幾天他發現了這些黃花。
市民高先生說:“靠路邊也不算太遠,就發現了‘一枝黃花’外來物種,傳播性比較強。也就是說,今年這一塊如果不清理的話,明年這里就是一大片。”
那么,這些黃色的花到底是不是加拿大一枝黃花呢?記者使用手機軟件多次識別,均顯示為“加拿大一枝黃花”。隨后,記者又聯系了市農業技術綜合服務中心,經專業人士辨認,這些黃色花簇正是“加拿大一枝黃花”。
市農業技術綜合服務中心農藝師吳優說:“加拿大一枝黃花屬于喜陽喜濕不耐陰植物,一株植株可形成上萬粒種子,每個根狀莖頂端的芽可萌發成獨立的植株,能迅速生長成一小片。”
相關人員立即對此處的“加拿大一枝黃花”進行清理。
記者走訪了宿遷多地發現,在洋河新區的愛情海公園也有“一枝黃花”的身影。與往年相比,今年“加拿大一枝黃花”在主城區已經少有發現,主要分布在人煙稀少或者公路兩側的綠化帶、待開發的地方。不少市民能認識到“加拿大一枝黃花”的危害,整體防范意識較強。
記者了解到,“加拿大一枝黃花”原產北美,20世紀30年代作為庭院觀賞植物首次引進我國,20世紀80年代逐漸擴散并造成局部危害。“加拿大一枝黃花”于2006年首次在宿遷發現,目前各縣區均有分布,這種植物在入侵地往往形成單優勢種群落,影響生態系統內各功能群之間的聯系,威脅生物多樣性;侵入農田、果園會造成作物減產,但對人體基本無害,人觸碰沒有影響。
市農業技術綜合服務中心農藝師吳優說:“如果發現‘加拿大一枝黃花’或疑似植株,建議立即向當地村委、居委會或屬地管理單位反映,告知具體位置,由相關部門及時治理。請勿私自摘除或拔除,以免人為擴大其擴散蔓延。”
外來物種入侵 提高警惕!
生物入侵目前已經成為全球性環境問題,而我國是遭受外來生物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根據生態環境部發布的《2020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并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那么,什么是外來入侵物種呢?
市農業技術綜合服務中心農藝師吳優說:“指那些來自外部的、能夠破壞當地生物多樣性、打破當地生態平衡、破壞生態環境或者具有其他負面影響的非本地物種。如紅火蟻、福壽螺、加拿大一枝黃花等。”
外來物種入侵途徑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無意引入,一般是隨國際貿易無意中進入我國,比如隨苗木和插條引進的楊樹花葉病毒,隨進口糧油、貨物或行李裹挾偶然帶入的長芒莧,一種是有意引進,包括作為觀賞物種引進的加拿大一枝黃花、鱷雀鱔、巴西龜,作為藥用植物引進的洋金花,作為養殖品種引入的福壽螺、牛蛙,作為草坪或牧草引進的地毯草、扁穗雀麥等。
市農業技術綜合服務中心農藝師吳優說:“入侵種被引入異地后,由于其新生環境缺乏能制約其繁殖的自然天敵及其他制約因素,迅速蔓延,大量擴張,形成優勢種群,并與當地物種競爭有限的食物資源和空間資源,直接導致當地物種的退化,甚至滅絕。”
外來物種入侵會對植物土壤的水分及其他營養成份,以及生物群落的結構穩定性及遺傳多樣性等方面造成影響,從而破壞當地的生態平衡。可能攜帶病原微生物對其他生物生存甚至對人類健康構成直接威脅,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例如,我國每年因打撈水葫蘆的費用就多達5~10億元,由于水葫蘆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接近100億元。
市農業技術綜合服務中心農藝師吳優說:“違反國家規定,非法引進、釋放或者丟棄外來入侵物種,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2021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確定罪名的補充規定(七)》規定了非法引進、釋放、丟棄外來入侵物種罪罪名。”
今年以來,宿遷市相關部門也陸續發出倡議,希望市民自覺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等相關規定,不攜帶、不郵寄禁止入境的動植物及其產品入境。
外來物種每年都會帶來很大經濟損失,治理這類外來物種入侵問題,需要每個市民共同參與、共同治理。也希望大家如果發現有此類物種都能積極舉報,請專業人士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