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增殖放流科學監管 共同守護清清駱馬湖
2023年08月16日08:58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近年來,生態環境保護成為大家關注的重點,為了增強全社會生態文明意識,增強全民生態環境保護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今年開始,我國將8月15日設立為全國生態日,今年的主題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作為宿遷飲用水水源地之一的駱馬湖,其生態環境的保護關系到整個城市的發展。首個全國生態日,一起走進駱馬湖,了解那里的生態保護工作。
省駱馬湖漁政監督支隊資環處處長張偉說:“放流了有200萬尾的鰱鳙魚,通過這些鰱鳙魚濾食水體中的營養物質可以達到改善水體,保護駱馬湖生態的作用。”
駱馬湖橫跨宿遷和徐州兩市,是調蓄沂、沭、泗洪水的大型防洪蓄水水庫,除了定期開展增殖放流,省駱馬湖漁業監管部門還通過嚴格禁捕和水質保護,將湖區2個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和4個飲用水水源地劃定為“禁止捕撈區”,實施常年禁捕,維護湖區生態平衡。
省駱馬湖漁政監督支隊二大隊副大隊長穆新武說:“這個面積大約有11萬畝,占湖泊總面積的20%左右。此外,我們還建設了生態修復區,就是在駱馬湖沿岸1公里范圍內的環形區域,主要是為了保障魚類產卵繁殖,提高生物種群多樣性,面積大約有12萬畝。”
2015年,駱馬湖開始全面禁采,2020年持續推進禁捕退捕工作的實施。2020年,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在駱馬湖水域采集到魚類只有38種,今年,新采集到的魚類有43種,同比增加了5種。駱馬湖生態環境的改善,吸引了大量的白鷺、紅嘴鷗等鳥類聚集棲息,如此生動的生態畫面,讓曾經生活在駱馬湖邊的吳先生一家贊嘆不已。
市民吳先生說:“以前死魚比較多,這些(大規模聚集的)鳥從來沒看到過。(整治后)現在駱馬湖邊,尤其到四五點鐘過后,鳥群特別美麗,白鷺還有一些其他的鳥都特別多。”
吳先生妻子周女士說:“現在環境變好了,喜歡帶孩子出來玩,上周邊轉一轉。帶孩子來打掃垃圾,撿撿瓶子,讓小孩有保護環境的意識?!?/P>
此外,漁業監管部門在設置的增殖調控區內以漁治水,實現“以魚抑藻”和多營養級生物調控的生態養護目的。三年來,累計投放鰱、鳙、草魚、中華絨螯蟹等各類苗種1億尾(只)左右。同時,漁業監管部門通過聯合執法,開展岸線漁業環境整治,開展清網專項行動,今年以來,累計清理網具2000多只,共出動執法人員3000多人次、查處各類涉漁違法案件148件,其中移送涉刑案件11件、涉案25人,進一步筑牢護好駱馬湖綠色生態“保護圈”。
省駱馬湖漁政監督支隊資環處處長張偉說:“在2019年駱馬湖實施‘退養還湖’以后,重新規劃了生態網圍合凈水網箱,在這兩個區成立了凈水漁業區,采取的是‘人放天養、以魚凈水’的自然增殖模式,其中,生態網圍1.38萬畝,凈水網箱56.75萬平方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