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家庭月月尋 趙炳元家庭:自己省一點 給更多人送去溫暖
2023年06月25日08:22 來源:宿遷廣播電視總臺
什么樣的家庭算得上“最美家庭”?以仁愛、善良為家風家教的家庭一定算得上。泗陽縣的趙炳元一家,不僅家中充滿愛,還將這種愛延伸到了他人身上。
趙炳元說:“我經常教育小孩,我們家的家風就是誠信、孝順、感恩、善良、舍得、勤儉、持家、吃苦、堅持,我就跟他們兩個講,你們要做到這幾條,就不遺憾。”
眼前的趙炳元面對鏡頭時神情有些緊張,但在談起家風時,語氣卻很堅定。趙炳元與妻子許芳都是醫務工作者,趙炳元從醫就是受父親的影響。
趙炳元說:“他一心為病人著想,從來不考慮自己個人利益,都是為病人能省一點就省一點,從來不為別人亂開藥,亂花錢。”
受父輩影響,趙炳元從小就極富同情心。九十年代初,趙炳元剛工作不久,了解到同鎮的老謝家,生活貧困,老謝又患有殘疾,上有老下有小。他便經常去老謝家幫忙做農活,還捐助了40元。那會,他的工資一個月才110元。
趙炳元說:“幫他們做力所能及的農活,比如說幫他們收麥子、打麥子,這些能做的活,盡量能去幫一把就幫一把。”
同事不理解趙炳元的做法,他自己卻樂此不疲。只要沒事,趙炳元就蹬著自行車去老謝家看看,直到趙炳元被調離王集鎮。
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2002年夏天,他聽說當地村里的女孩小紅,學習成績非常優秀,但是因為家庭貧困,面臨輟學,他便找到小紅,決定每個月拿出50元給她做生活補助。
“他給我講了以后,我很支持,我就跟他說的,我有才買的羊毛衫,你拿去給她穿,后來就跟他倆個人一起去買衣服,或者我的衣服能穿的,也都去找給她穿。”妻子許芳說道。
從高一到高三,每個月趙炳元都會將錢親自送到小紅手中,關心小紅的學習生活情況。小紅考上大學那年,夫妻倆更是一次性給了小紅2000元。
趙炳元說:“我一條褲子都穿十幾年,有的褂子都穿二十多年,總歸我覺得,能不浪費就不浪費,有浪費的那個錢,不如捐助給需要幫助的人。”
俗話說,積善之家必有余慶。在趙炳元和妻子的言傳身教下,兩個兒子也懂得孝順、感恩,不僅成績優異,在學校和同學也相處得很融洽。在趙炳元家中,記者見到最多的就是榮譽證書,每一本證書,都代表著一份認可。
趙炳元說:“看到曾經幫助過的人過得越來越好,有的比我們還要好,心里真的很高興。”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趙炳元家的好家風影響著孩子們,也給更多人帶去了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