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進樓房還想種地?村民的“田園夢”實現啦
2023年06月13日08:55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有人說“種菜”是刻在中國人DNA里的愛好,在很多農村地區,隨著農房改造,土地流轉,村民們住進了樓房,居住環境大大改善了,唯一讓他們心癢的是沒了土地大展身手。為了滿足大家的種菜愛好,宿城區中揚鎮將社區荒地改造為“共享菜園”,居民可以自愿認領,這可把大家高興壞了。
居民林英才說:“種了紅薯、空心菜、花生、茄子、西紅柿、大蔥、生菜、青椒、絲瓜,還有韭菜,還有黃豆。”
在宿城區中揚鎮中揚社區剛剛整理出來的“共享菜地”上,家住東方花苑小區的居民林英才正在為菜地里的農作物澆水。看著數十種蔬菜長勢良好,林英才十分滿意。
居民林英才說:“搬到小區里面沒有地了,有這分把地種種就不錯了,鍛煉鍛煉身體嘛。”
這塊“共享菜地”原本是一片荒地,每到夏季滋生蚊蟲不說,還經常會有異味,讓周邊百姓十分困擾。今年二月份,社區工作人員了解到了居民的訴求,通過多次召開黨組會議,決定將這片荒地改為“共享菜地”。
這塊“共享菜地”共劃分為131塊“小菜園”,每塊菜園約一分地,居民自愿認租,每年租金100元。認租后,居民只需對承租的菜園環境負責,可以自由決定種植品種、方式和時間。
居民管玉蘭說:“晚上、早上起來,就來這田里轉轉,拔拔草,晚上澆澆水。五月份種的,等到七八月份就能吃了,青椒、茄子就能摘了,花生等到八月份就能刨了,毛豆一到八九月就能吃了,反正不能撂下閑地。”
為了維持菜地的環境和秩序,社區安排了專門人員定期巡視,對于違反菜地種植規范的居民進行勸導。在菜地周圍還設置了水渠,方便居民澆灌。
不僅如此,社區還預留出三塊公益菜園,種植出來的瓜果將全部捐贈給孤寡老人、困難戶和鎮區養老機構。有了“共享菜地”之后,鄰里之間的關系變得更加親密。
宿城區中揚鎮中揚社區黨總支書記夏曉燕說:“這個項目是一個民心工程,不僅促進了社區的和諧,同時也讓我們社區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了極大的一個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