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暴雨后加強田管 及時補救保小麥穩產
2023年05月31日08:32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5月29日,宿遷地區出現了6小時50毫米以上的暴雨,農業生產受到了不小的影響。暴雨過后,種植戶們正在積極展開生產自救,而對于雨后田管的重點,農技專家也提出了一些建議,一起來聽聽。
記者跟隨農技專家首先來到了宿城區蔡集鎮324省道附近的一處農田,村民張家民在地頭正在進行雨后自救工作,目前已經疏通了溝渠,田里的水即將排完。
小麥種植戶張家民說:“把溝疏通,排水。雨下得這么大,排不出去。(現在)排光了。”
張家民計劃在一周后開展小麥收割,但是目前他家的小麥有部分發生了倒伏情況,收割成本會有所上升。
小麥種植戶張家民說:“收割要多出錢,比方說原來是60塊錢一畝收割,你現在最起碼得給80或者100元,這樣人家才能給你割,倒了難割。產量的話肯定也有損失。”
根據農時,宿遷市的小麥再過10天左右將迎來全面收割,但昨天的這場大到暴雨,對多地在田小麥都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從田間調查的情況來看,比較嚴重的地方,小麥倒伏的面積在20%至30%左右。
高級農藝師周莉說:“全區38.67萬畝的小麥都處于乳熟末期到蠟熟期,這個階段的小麥發生倒伏會對產量造成10%以上的損失。另外,嚴重倒伏的田塊,容易造成爛茬麥,穗發芽,對小麥的品質造成一定的影響。倒伏加大了機收難度,增加了機收成本,成本要增加40%左右。”
農技專家預測,7至10天后,宿遷市小麥開始大面積收獲,當前要組織農戶積極開展生產自救,疏通溝系,溝系不配套或排水不暢的田塊,要利用水泵抽水,盡快排干田間積水,防止發生麥穗發芽,影響產量和品質。
高級農藝師周莉說:“廣大農戶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情況,適時搶收。天氣晴好的情況下,掌握在蠟熟末期進行機械收獲,減少損失。”
專家建議,對于發生倒伏的小麥,可以在收割機上加裝扶倒器、分禾器,收割時正確調整分禾輪角度、降低割茬高度和機器前進速度,當小麥倒伏特別嚴重時,應按倒伏方向逆向作業。如果麥地含水率較高,在影響輪式收割機通過性的情況下,可選用履帶式收割機進行搶收,可以有效降低災害損失。
高級農藝師周莉說:“這些倒伏比較嚴重的地塊,在收割機器上加裝扶桿設施,降低留茬的高度,減少損失,確保粒粒歸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