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物聯網安裝調試員樊亞輝:物物相連 做您精致生活的“管家”
2023年05月25日08:33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提到物聯網,大家可能覺得有些陌生,但其實它早已融入到我們的生產生活中,共享單車、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等,這些場景都是將設備和模塊進行“融合”后,實現智能化,物聯網安裝調試員就是這些模塊的設計師。今天,我們帶您認識一位“路路通”的物聯網安裝調試員樊亞輝,體驗他的物聯世界。
5月23日上午,物聯網安裝調試員樊亞輝正在店內設計線路圖,見到記者后,立刻安排了“小智”和“小可”二位“管家”親切招待。“小可”負責燈光系統,“小智”負責電視設備和空調,兩位都是智能音響控制模塊,接到樊亞輝的語音指令后,喝茶、看電視的氛圍,直接拉滿。
二位金牌管家手握重權,串聯了“照明、插座、居家安全、防盜監控”等十多項應用設備,如果您要重新分配二位管家的職能范圍,只需掏出手機,打開控制模塊的app,即可重新編輯分配。
樊亞輝今年42歲,初中畢業后,在宿遷市技工學院學習電工專業,受博士指導,曾參與天安門燈光設計,為祖國50周年慶生,正因為有了這段經歷,樊亞輝一直對燈光、智能設備感興趣。2013年,為了裝修自家的房子,樊亞輝特意跑到廣州參加了一場顛覆認知的物聯網展會。
樊亞輝說:“當時我看到智能家居我就耳目一新,我覺得它很有市場很有發展的前途。”
回到宿遷,樊亞輝就開始惡補物聯網相關知識。他介紹,現在時興的物聯網,主要是憑借約定好的協議將原來獨立存在的各個設備進行彼此的相互連接,并最終實現智能識別、定位、跟蹤、監測、控制和管理的一種網絡,不需要人與人,人與設備之間進行互動,而是“物物相連”。可當門店真正開起來,樊亞輝才發現,物聯網在當時的宿遷來說,過于超前,動輒幾百元的智能開關、智能門鎖,大家無法接受,更別提全屋智能。
樊亞輝說:“我們第一個客戶,可能做起來要幾十萬塊錢,當時我們感覺他不可能花這么多錢去做的,我們就推了他很實用的東西。比如說入戶門的鎖,我們可以遠程,帶攝像頭,你有朋友來了,遠程用手機給它打開。”
有位顧客愛好養魚養花草,但因為經常出差,幾萬塊的觀賞魚曾因為缺氧全部死亡,樊亞輝給他安裝了一套智能模塊,預設了灌溉開關、增氧開關,解決了顧客的后顧之憂。
樊亞輝說:“它跟智能農業是差不多的,就等于我們把智能農業用到智能的家裝上面去了,每天早上在太陽沒有出來之前,給它灌溉5分鐘或者10分鐘,所以說他回來之后看到我們的效果都非常好了。”
市民劉先生家的別墅也做了智慧物聯。別墅總共五層,窗簾、燈光、可視化對講以及各種電器設備全部進行了串聯。因為模塊是在裝修時候安裝好的,樊亞輝只需一部手機就可以添加設備。
顧客劉威說:“也確實給我提供了很多很多的便利,有沒有人入戶,會報警,通過手機提醒我。包括家里有沒有燈沒關,空調有沒有關,都可以幫我(遠程)控制,幫我實現。”
物聯網體驗很奇特,但這背后的設計卻是費時費力。從接到顧客訂單、入戶測量、設計線路圖再到后期調試,工作量龐大,一張看似簡單的CAD圖紙中,囊括了入戶感應、智能開關等各種模塊,足有40多項。最近幾年,物聯網智能家居逐漸代替人工管家,適應了大眾的市場需求,樊亞輝的訂單量日益增多。
樊亞輝說:“多數就是別墅、大平層裝的比較多,當然了之前是因為成本高,現在我們的兩室、三室,還有單身公寓現在都裝了,因為他要一個體驗的效果。”
2019年,物聯網安裝調試員被列入中國政府公布的新職業,人社部發文,預測未來五年,物聯網安裝調試員人才需求量近500萬人。作為其中一員,樊亞輝也更有信心在物聯網家裝智能范疇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樊亞輝說:“我們的軟件后期可能作為傻瓜式的,就是可能你把我們的產品買回去之后,硬件安裝完之后,這個軟件它是自動生成各種場景,我們現在已經達到了80%了。”
科技改變生活,物聯網安裝調試員的出現,讓更多人可以更直觀體驗到科技、智能帶來的便利,我們希望這樣的智慧體驗能在生活的更多方面呈現,讓大家享受到更舒適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