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色”預警:入侵物種福壽螺 進入繁殖高峰期!
2023年05月17日08:31 來源:泗洪廣播電視臺
隨著氣溫逐漸升高,很多物種都到了一年的繁殖旺盛期。近日,不少市民在宿遷泗洪城區周邊的濕地公園、河道,發現了一串串類似“粉色桑葚”的不明物體,其實這種東西是外來入侵物種福壽螺的卵。
5月15日,記者來到了泗洪縣玉珠湖濕地公園,在湖邊的植物莖葉處、露出水面的石頭上,看到了許多桑葚般大小、粉紅色的不明物體,遠看似“粉嫩”的小花。順著公園內的水域往里走,這些粉色泡泡狀的卵堆更多,鮮亮奇特的外形,吸引了不少市民駐足圍觀。
福壽螺,這個聽似吉祥的名字背后,卻是一種危害很大的外來入侵物種,對生態安全、農業生產安全和公共衛生安全都有嚴重威脅。
泗洪縣外來入侵水生動物普查組組長王守軍說:“福壽螺它原產于中美洲及亞馬遜河流流域,上世紀八十年代,作為經濟型動物引進我國,后來由于食用性差而棄養 但是福壽螺適應能力很強,從而造成湖泊、河流、水田等水環境大量繁殖,而造成危害。”
據了解,福壽螺多群棲息于池邊淺水區,或吸附在水生植物的莖葉上,或浮于水面,能離開水體短暫生活。每年的4月到6月是福壽螺產卵的高峰期,也是成螺以及高齡幼螺危害集中時期。
泗洪縣外來入侵水生動物普查組組長王守軍說:“一枚福壽螺(雌螺)受精一次 可多次排卵 ,每次產卵幾百粒,一年內通常可產卵約1萬粒,而且孵化率在90%以上。 再者,福壽螺繁殖速度快且取食的范圍非常廣,能吃30多種植物,嚴重危害水稻、蓮藕等農作物。最后,福壽螺在與本地水生生物競爭資源中處于優勢,會造成區域內水生生物多樣性的下降。”
除此之外,福壽螺體內很容易寄生廣州管圓線蟲,一只福壽螺體內寄生的廣州管圓線幼蟲可達 6000 多條,這種寄生蟲可感染人體。福壽螺外觀與田螺十分相似,常常會有人因為分不清誤食,進而感染寄生蟲,危害健康。專家提供了幾種分辨福壽螺和田螺的方法。
泗洪縣外來入侵水生動物普查組組長王守軍說:“福壽螺個體較大,殼頂平而短,殼口無黑色邊,螺口開口較大,顏色為黃褐色,外殼薄而脆。田螺個體比較小,殼頂長而尖,螺口開口較小,外殼比較堅硬。它們最主要最顯著的區別就是,福壽螺的卵塊成紅色或者粉紅色,大的粉塊可達到1000粒以上。”
防治福壽螺最好的辦法就是清除卵塊,市民如果看到福壽螺及其卵塊,請立即撥打12345熱線,向水務部門、農業部門報告,并告知發現地,同時不要將福壽螺或其卵塊隨意丟棄,以免擴大它的活動范圍,造成更大的危害。
除福壽螺外,一些被市民作為家養動物的清道夫魚、巴西龜等,也屬于外來入侵物種,市民需要謹慎養殖,避免盲目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