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瘧疾日:謹防輸入性瘧疾 持續鞏固消除成果
2023年04月27日08:32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瘧疾,和艾滋病、結核病一起,被稱為人類三大傳染病殺手。今天,是第16個“全國瘧疾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謹防輸入性瘧疾,持續鞏固消除成果”。什么是瘧疾?它真的有大家說的那么可怕嗎?
瘧疾,在我國曾經流行非常嚴重,最高年發病人數達3000萬。瘧疾是由按蚊叮咬人體后,而感染的一種血液寄生蟲病,通常又叫“冷熱病”“發瘧子”,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寄生蟲病,帶有瘧原蟲的蚊子叮咬人體后,把瘧原蟲注入人體,10—20天后就會發病。
宿遷市第一人民醫院感染病科副主任醫師朱芳說:“能夠感染人的有4種瘧原蟲,分別是間日瘧原蟲、惡性瘧原蟲、卵形瘧原蟲,還有三日瘧原蟲,一般來講在我們國家來講的話,它是以間日瘧原蟲最為多見,然后惡性瘧也比較常見。”
得了瘧疾的病人,發病前往往有疲乏、不適、厭食等癥狀,發病時經歷發冷期、發熱期、出汗期和間歇期四個階段。重癥瘧疾患者可引起腦、肝、腎等臟器損害。
宿遷市第一人民醫院感染病科副主任醫師朱芳說:“像比如說我剛才說的惡性瘧,它一般可能在36個小時左右發作一次,而我們最常見的間日瘧,它一般來講是隔天發作一次。如果發作的次數比較多了的話,這個病人這種疲倦就會比較明顯,可能會伴有明顯的貧血,脾臟會增大。”
瘧疾可怕,卻也是可防可治的。我國女藥學家屠呦呦發現了瘧疾特效藥——青蒿素,2021年6月30日,我國已正式通過世界衛生組織消除瘧疾認證,實現消除瘧疾目標,但宿遷市每年仍存在境外輸入的病例。
目前,瘧疾一般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五一”假期將至,如果有市民選擇出國游,或者到泰國等地游玩,要盡量避免在蚊蟲活動高峰期到野外活動,外出最好穿長袖衣服和長褲,皮膚裸露處可涂抹蚊蟲驅避劑。回國后,如果出現發冷發熱等癥狀,千萬不能大意,盡早到正規醫院就醫,避免出現重癥危及生命,就醫時應主動告知旅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