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看《絕筆》英雄故事 重溫來自戰場的“表情包”
2023年04月08日08:57 來源:宿豫融媒體
4月6號晚上,央視四套中文國際頻道《國家記憶》欄目之《絕筆》系列《來自戰場的“表情包”》震撼推出,講述宿遷籍烈士李征明勇于擔當、視死如歸的感人故事。市民們自發組織收看,感受革命先烈用生命踐行初心使命的崇高品質和精神風貌。
在宿豫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來自全區各地的道德模范、社區工作人員和群眾代表共同觀看了節目。在硝煙彌漫的戰場上,宿遷籍烈士李征明通過一封封圖文并茂的家書表達對父母的牽掛、對妹妹的疼愛,這些家書充滿著信仰的力量、綻放著人性的光輝。字字滾燙,句句千鈞。從這一封封家書中看到了一個普通的中國人民志愿軍戰士的家國情懷。
宿豫好人 宿豫區玉泉山路小學教師 周美榮說:“他們為了保家衛國,將個人的生死置之度外,做好了犧牲的準備,有了他們流血犧牲,才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安寧生活。”
宿豫區卓圩社區工作人員 錢衛仁說:“我作為地方普通工作者,我們一定要發揚革命先烈的這種精神,在地方積極帶領我們群眾,把我們宿豫區建設好,干得好,牢記他們的遺志,讓我們的宿豫明天更加輝煌?!?/P>
“表情包”家書的故事在宿遷家喻戶曉,并成為黨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教材。李征明1930年出生于宿遷縣來龍區侍嶺鄉李圩村,兄妹8人中排行老二。加入中國人民志愿軍后,李征明來到朝鮮戰場,他給自己的妹妹們寫信時,擔心妹妹看不懂,就在信中畫了許多圖文并茂的小畫,用兩座小山包替代“上甘嶺”、一本書表達“讀書”、“美國鬼子”則是一個面目猙獰的小人、妹妹是一個戴著紅領巾的可愛小姑娘,一共用到了數十個“表情包”,鮮活生動。然而,家人們在接到這封信后,就再也沒有了李征明的消息。1953年6月23日,李征明犧牲在朝鮮前線,生命永遠定格在了23歲。近年來,“表情包”的故事刷屏網絡,央視新聞、人民日報、新華網等多家主流媒體相繼報道,在全社會引起強烈反響。
在宿豫區下相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豫新街道江山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等地,黨員群眾齊聚一堂,共同觀看紀錄片。一封封烈士的家信、遺書,展現了不同歷史時期的英烈故事,讓在場的每個人都深受感動。
宿豫區下相街道宣傳干事 陳曉倩說:“通過組織志愿服務隊,開展好系列宣傳活動,進一步弘揚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營造崇尚英烈,學習英烈的濃厚氛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