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皮變身工藝品 指尖上的草編技藝也精致
2023年02月05日08:55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草編是一種利用各種柔韌草本植物為原料,編織成各種工藝品的傳統手藝,已有上百年的歷史。新盛街的非遺美食節上,就來了一位草編藝術家,一起來欣賞她的作品,聆聽她的故事。
在新盛街內的草編非遺攤前,姜清蘭正在手把手教小朋友編織蜻蜓。只見她手中拿起玉米皮一抽、一折、一壓、一卷、一繞……不到十分鐘,一只蜻蜓就活靈活現地出現在小朋友手中。
姜清蘭說,像小蜻蜓、小金魚這樣的小玩意都是為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上手容易、不耗時,若是認真做一個作品,少則三五天,多則幾個月。
姜清蘭今年58歲,自小就跟著家里人學草編,那會兒多是編些籃子家用或賣錢,不夠美觀還易傷手。后來,姜清蘭發現玉米皮也能做草編,便開始摸索學習。
草編非遺傳承人姜清蘭說:“在網上看到人家用這些玉米皮編的作品,特別看好而且還不傷手,編起來很柔軟的,后來就選擇了用玉米皮做這些手工藝品。”
為了找到稱心的原材料,姜清蘭從不在網上購買,每當農村開始收玉米的時候,她就要忙著下鄉挑選原料。
草編非遺傳承人姜清蘭說:“人家的玉米收走了,我就到人家地里,在那里自己去收集。玉米皮的外殼是不能用的,很脆,不好用。兩到三層的葉子是顏色比較白,更有韌性,那個能用,太里面的太薄了也不能用。”
收來的玉米皮要再次篩選、曬干后,才能裝到袋子里儲存起來。要用時取出來,再經過清水清洗才能開始編。
姜清蘭攤位上擺放著十幾種不同的工藝品,油絮子、花籃、抽紙盒、草帽……這些都是用這不起眼的玉米皮編織而成。根據不同的造型和用途,用到的編織技法也大不相同。
每當有小朋友來,姜清蘭都會詢問對方想不想學,如果孩子愿意,姜清蘭就高興地手把手教學,一個小蜻蜓就能讓孩子驚呼出聲,這也讓姜清蘭十分高興。
草編非遺傳承人姜清蘭說:“希望年輕人也能把這個技藝給傳承下去,我也希望年輕人來學,他學會了之后也可以再往下傳承,一代代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