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社區網格員王勇:一直在路上 守護從不缺席!
2023年01月06日08:55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社區網格員作為基層綜治工作的第一道關口,是接觸群眾最多的人,他們面對的也是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疫情期間,一部手機、一個口罩、一張嘴、兩條腿,就是他們戰“疫”的主要武器。隨著防疫政策的優化調整,這段時間,他們又成為“送藥人”,貼心的守護從不缺席。
下午三點,在宿豫區的安泰家園小區,記者見到了正在為獨居老人送藥的社區網格員王勇。他告訴記者,前段時間在走訪的過程,他發現了一位獨居老人發熱在家且無人照料,劉勇第一時間通過網格群,協調到一些藥品給老人送過去。
網格員王勇說:“我們送來藥品上門之后,我們每天也會到家里去關照他的身體,體溫情況,因為老人沒有手機,我們都是上門去問,今天發不發燒,溫度怎么樣。”
后來經過了解,老人幾年前因為腦梗,行動和語言表達都不是方便。疫情期間,由于他的子女都在外地,沒辦法照顧到老人,劉勇細致入微的關懷,也讓老人和老人的女兒很是感動。老人女兒陸丹鳳說:“還得謝謝他們。我們小區網格員,能做到這樣也是非常不錯的。”
像這樣的事情只是王勇日常工作的一小部分。小區一共七十棟樓,兩千三百多戶,平均下來他們每個網格員要負責七百多戶的工作。這幾天,由于社區人手不夠,趙勇和其他三名網格員堅守在工作崗位,承擔著走訪、排查、報表、熱線、跑腿、送藥等各種繁雜的工作。他成了多面手,24小時待命,滿腦子想的都是“是否落下了哪一項任務”。
網格員王勇說:“我們基本上沒有下班時間和上班時間,手機都是24小時開機,隨時聽招呼,只要接到電話,我們就第一時間上門處理。”
王勇和其他三名網格員考慮到家里都有老人和孩子,為了家人的安全,也為了能及時解決小區居民的問題,他們干脆就住在了辦公室里。
網格員王勇說:“我們網格員也沒有因為任務重,任務艱巨,發牢騷不去工作,我們每個人都是任勞任怨,把群眾的事情當成自己的事情去看待,去工作。”
王勇不僅是一名退役軍人還是一名黨員,他說,退伍不褪色,身為黨員更應該沖在第一線,群眾需要他的時候就應該第一時間挺身而出。
網格員王勇說:“群眾的事情無小事,不論群眾什么時間找我們,是什么問題找我們,解決當前問題,讓群眾能夠更好地度過當前的疫情。”
為群眾處理好每一件瑣碎的小事、急事、難事,就是社區網格員們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無論居民有什么需求,網格員們都是隨叫隨到,他們用平凡和堅守點亮網格治理“微星光”,凝聚起服務群眾的“大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