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邱厚土好“后生”:開荒 修橋 架路燈 做鄉親的“貼心人”
2022年12月24日08:35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范月鵬是土生土長的厚邱人,提到這個孩子,樸素的鄉親們眾口一詞,就是一個字“好”,如果你再淺淺地問上一句“好在哪”,他們一定會如數家珍給你講上大半天!
有多少深藏于心的牽掛,就有多少事無巨細的操心。72歲的村民吳國軍曾是村里的貧困戶,他和老伴之前一直住在破爛不堪的泥瓦房里,下大雨時偏屋漏雨,老伴譚金蘭只能穿著靴子站在屋里做飯。前年,泥瓦房終究沒能扛住瓢潑大雨的沖刷,倒了。譚金蘭哭著要求吳國軍寫申請向鎮里反映情況。
村民吳國軍說:“找范書記簽字的,范書記說不要你跑,說你(把文件)給我,說我今天去桑墟鎮,說我給你跑跑。”
在范書記的幫助下,鎮里很快批下了9萬多元專款,專門幫助老兩口修繕房屋。兩間偏屋、三間主屋、白墻紅瓦,還安裝了熱水器、油煙機,老兩口心里樂開了花。
譚金蘭說自己的兒子也是因為心梗去世的,明白白發人送黑發人的痛,范書記去世的那天下午,她和老伴是哭著去看了他最后一眼。
村民譚金蘭說:“大鵬書記照顧我比我兒子還親,我真感謝他,對我們是不孬的,照顧各方面很好,想起大鵬我就想起我死去的兒子,我死去的兒子也這么大死的,想到他的照顧,真感覺心疼。”
村民吳國軍說:“他自己身上腰包掏出五百元,也不是政府救濟,就自己掏錢給我家重孫女。我們厚邱人有大鵬書記如果繼續帶領,我們厚邱是越來越好的。”
除了關心鄉親們的煩心事,在范月鵬的辦公桌上,一直放著厚邱村建設水美村莊的設計圖,厚邱的百姓都知道這是范月鵬頂著巨大的壓力一步一步完成的。之前的厚邱村,土地私有嚴重,導致集體空間喪失了原有活力。2019年,公共空間治理開始,他第一個找到的竟是自己的父親。
范月鵬父親范慶領說:“第一下就是拿我來開刀,我全部退出,包括我弟兄都退出了。”
過去的厚邱村流傳著一句話“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腳泥,污水靠蒸發”,為了疏浚拓寬厚邱河、鋪設村莊內外道路,范月鵬向上爭取了380多萬元,決心徹底改變村容村貌。但因為要向村民再籌集一部分費用,范月鵬還是遭到了極大的阻力。
村民王繼廷說:“人家不同意就會受到人家語言上的侮辱,有的時候還有肢體上的接觸,他都是耐著性子,來跟人家解釋。”
為了節省預算,三伏天氣,范月鵬帶領幾名村干自己動手干,待到村里的仿古橋、水泥路建造完工,一米八幾大個子的范月鵬卻變得又黑又瘦,百姓看在眼里,感恩在心。
村民馮其兵說:“這橋修的時候,他脫衣服穿個褲衩、汗衫,帶村干幾個人,腳都被扎破了,人都餓了,我們家做點大餅,一人一塊大餅喝點水,再回家。”
村民王繼廷說:“我們就很感激范月鵬書記,如果沒有決心,也不會搞得這么好的。現在這路你從家里門口一直開到外地,交通方便了,就不再受下雨刮風的影響了。”
在范月鵬的帶領下,村內新安裝路燈280盞,架設拱形便橋6座,硬化水泥路16條,疏浚拓寬厚邱河及村莊內外河道16條,共計15公里,村民的交通、用水得到切實保障。
如今的厚邱村風清景美,生態宜居,厚邱河兩岸遍植垂柳、法桐、櫸樹、香樟、烏桕等2100多棵;鋪設草坪4.6萬平方米;建設健身步道、“厚邱風”農民大舞臺、農民公園等,購置游船,豐富村民精神生活。因為有了范月鵬,厚邱這個古老的村莊正在鄉村振興的大道上闊步前行。
沭陽縣桑墟鎮厚邱村支部副書記呂茂銀說:“范書記積極帶領村干部,推進村莊綠色發展,打造厚邱遺址公園、健身步道,將厚邱村打造成“水在村中流,村在水中央”的水美村莊,讓厚邱的舊面貌蝶變成美麗宜居的新村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