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宿遷 文明有我:村規民約 “約”出新風尚
2022年12月18日08:32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文明新風進萬家,移風易俗落實處。村規民約是村民自我管理、共同遵守的行為規范,也是引導鄉風文明、移風易俗的有效途徑。在宿遷市一些鄉鎮,村規民約的踐行正不斷提升著村民的文明意識和鄉村的文明水平。
在宿遷市宿豫區來龍鎮光明村,村民張成運正在家里養護綠蘿,作為土生土長的本地人,張成運感嘆,這幾年村莊的變化巨大,最明顯的就是村容村貌的變化。
村民張成運說:“以前都是住那些草房子,一到下雨刮風,刮風上面都是草、瓦,都刮掉了,有的房子還漏雨,一下雨就找個盆盆罐罐給那等。現在這變化是很大的,住上樓房,樓上樓下,又寬敞又舒適。”
重新規劃的鄉村建設,讓村民的生活環境越發美麗,但是村里存在的舊風俗卻與環境很不“匹配”。婚喪嫁娶大操大辦現象時常出現,打麻將、“耍賭博”是群眾消磨時光的主要方式。如何改變居民們的陳規陋習成了村里面臨的“老大難”問題。
2019年“1.0”版的光明村村規民約公示,2021年,村規民約升級為“2.0”版,內容更符合本村實際情況,喪事儉辦、自覺參與改廁行動、敬老尚儉、鄰里和睦等一條條細則被寫進《光明村村規民約》,全體居民共同遵守、相互監督。
村規民約中移風易俗是順應民意、合乎民心的大好事,黨員干部紛紛響應、帶頭執行,廣大群眾也連連稱贊。文明新風融入光明村每一位居民生活中,提高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現在的光明村,無論是居住環境還是村民們的精神面貌都發生了很大改變。村民們也積極參與村里的積分制管理,通過做好事、做文明事來獲取積分,享受政策福利。人人都做文明村民、文明宿遷人。光明村還先后獲得“鄉村治理體系建設示范村”“宿遷市文明村”“江蘇省文明村”等榮譽稱號。
宿豫區來龍鎮光明村黨委書記張立新說:“我們現在把村規民約納入到社會治理和鄉村振興這一塊去了,打比方講,我們村里邊搞個積分制管理,文明戶評選、五好家庭評選,這個評先評優必須達到積分,是按照積分制從高向低先排的。通過我們村規民約,我們老百姓的素質提高了,特別在精神文明這一塊提高改變特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