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小百科:不查驗核酸 如何降低社會感染風險?
2022年12月14日08:32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隨著疫情防控新十條的落實,大部分地方都已經慢慢恢復了正常生活,除了特殊公共場所外,其余地方不再需要查驗核酸了。不過,也有不少市民擔心,社會面會不會存在無癥狀感染者?我們又該怎么樣保護自己呢?
大家在享受疫情防控新十條所帶來的便利的同時,心中不免也有些擔憂。
專家介紹,大家擔心這個問題是很正常的,社會面可能會存在無癥狀感染者,不過,防疫部門有一套自己的監測預警體系,將這種風險降至最低。雖然當前的核酸檢測只剩便民的“愿檢盡檢”,但是,防疫部門會對重點場所著重進行監測,比如前往發熱門診看病的病人,醫院將進行流行病學史詢問、癥狀監測,同時通過開展核酸檢測,來判斷是否感染新冠病毒。
宿遷市鐘吾醫院大內科主任、宿遷市新冠定點救治醫院專家組組長王家猛說:“現在的話,我們衛健委,包括我們指揮部,都要求我們醫院一定要有48小時內陰性核酸結果才能進去。否則的話,醫院有人感染了,病人也感染了,危重病加重了,誰來看病?誰來治療這些人群?如果醫務人員再都感染了,以后社會怎么辦?”
除此之外,防疫人員還將對在快遞、外賣、酒店、商場等行業工作的風險人群,以及在出入境崗位工作,跨境的交通工具司乘人員,交通的維修、搬運、裝卸人員等重點崗位人群開展定期核酸檢測,盡量避免社會面出現感染人員。
宿遷市鐘吾醫院大內科主任、宿遷市新冠定點救治醫院專家組組長王家猛說:“我們現在應該是盡最大可能,保護一些重點人群。比如說老年人有基礎疾病的,免疫功能低下的人,一些幼兒、兒童,像這些人,我們盡量不要讓他感染。老年人大多有基礎疾病,他可能新冠不重,但是他發燒以后,他就會誘發基礎疾病重。如果你愿意查(核酸),我們現在核酸的檢測機構都是在的。如果你不查(核酸),你就不要到人群聚集的地方去。”
不過,專家也提醒,市民應當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不可掉以輕心、放松警惕。做好自身的個人防護,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做好自我健康監測,如果有發熱、咳嗽等癥狀及時就近到發熱門診就診。
宿遷市鐘吾醫院大內科主任、宿遷市新冠定點救治醫院專家組組長王家猛說:“如果說愿意,他們可以買一點抗原試劑自己測一下。如果陽性了,就自我居家隔離自我保護,防止第一波大面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