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小區公共服務“微創新” 提升居民幸福指數
2022年12月02日08:35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深入群眾、深入基層,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在宿遷市一些小區,愛心驛站、黨群服務站、社區圖書館等“微創新”舉措,讓服務內容更精細,讓社區群眾的幸福感也越來越強。
記者來到宿遷市宿豫區京東社區潤景苑小區黨群服務中心。這是一座3層小樓,外觀看起來并不起眼,但里面卻是一個公共服務“超市”。在一樓,除了有工作人員的辦公室之外,還有一座100平方米左右的圖書館,館內燈光明亮,環境優美,兩面墻的圖書可供市民翻閱。
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圖書館內共有藏書3000多冊,并配備了與市圖書館“通借通還”的圖書系統和電子閱讀屏,將圖書館“搬”進小區,為居民們解決了“看書難”的問題。
圖書館管理人員葉童說:“平時我們在周末的時候,會結合親子閱讀,開展閱讀新時代、我心向黨等閱讀活動。平時我們也會定期更新我們圖書的種類,像二十大召開過之后。我們更新了一些二十大的書籍?!?/P>
而在黨群服務中心的二樓,社區聯合了宿豫區委政法委、宿豫區民政局、宿豫區團區委等職能部門,打造了心理疏導室、心理宣泄室、兒童活動室、自習室等功能室12間,還定期提供文娛活動。為小區居民提供開放的、共享的休閑空間和服務平臺。
京東社區潤景苑小區黨支部書記錢哨說:“每個月固定開展一些活動,確保每個月一個主題。周末我們會定時開展親子活動、書法培訓、心理疏導?!?/P>
為了積極響應市區兩級關于打造新就業群體10分鐘服務圈的指示,社區還打造了宿豫區首家“車手微家·蜂享驛站”。為新就業群體提供換電、充電、休息、飲水、熱飯等多元化貼心服務。騎手趙梓丞因為長期在外,日常跑單都是備著兩塊電池,來回換取很耽誤時間。有了“車手微家·蜂享驛站”后方便了很多。
騎手趙梓丞說:“到這邊可以休息,剛好這邊有一個換電站,我們可以在這邊進行換電,節省了很多中途充電的時間,方便我們接單?!?/P>
據了解,宿豫區京東社區潤景苑小區黨群微家于今年6月份投入使用,充分發揮陣地服務作用,并整合“兩房”資源,為社區治理注入了新活力。
京東社區潤景苑小區黨支部書記錢哨說:“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加強城市社區黨建,推進以黨建引領基層的社區治理。我們小區黨支部,將進一步突出黨支部的服務工作。然后通過聯系我們身邊的相關職能部門、社會組織,發動黨員集體,共同參與到社區治理與志愿服務當中,讓我們的小區居民,幸福感,滿意度進一步提高?!?/P>
據了解,目前,宿豫區已建成60個小區便民服務微站,組建幫辦代辦服務隊145支近600人,為基層群眾提供便民服務2萬余人次。同樣,在宿城區古城街道楚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一站式”社區服務“綜合體”內,隨著政務服務下沉,群眾很多事項在辦事大廳就可以就近辦理。這里涵蓋了便民服務、教育服務、醫療服務等功能,還有“幫辦代辦”窗口。
宿城區古城街道楚苑社區副書記吳重熙說:“目前民眾醫保、養老等方面,64項業務都可以辦理,大大方便了社區群眾。比如說生育服務這種,居民就可以通過掃描我們的公眾號,和相關的辦理窗口程序,進入我們的辦事APP進行辦理?!?/P>
工作人員介紹,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成立于2012年,自2016年起,開始對內部進行提檔升級,除了“一站式”辦理服務之外,還有退役軍人之家、愛心驛站、愛心洗衣房等設施,為轄區居民提供便利。
宿城區古城街道楚苑社區副書記吳重熙說:“尤其像我們冬季的時候,一些孤寡老人家里被褥比較厚重,不便于清洗,我們會有工作人員上門收集衣物和被褥,進行清洗,然后等清洗消毒完成之后,我們會分類整理好送回居民家中。”
據了解,宿城區自2019年起,每年都將“社區綜合服務中心提檔升級工程”列入民生實事項目,推動44個城鄉社區綜合服務中心新建、改擴建,爭取省級、市級社區建設補助資金400余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