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盲人運動員張書勝:拼盡全力 只為奔向“星辰大海”
2022年11月25日08:55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倘若命運給了我們殘缺的身體,那就拼盡全力去改變它,奔向屬于我們的“星辰大海”。這是宿遷一位盲人運動員張書勝經常鼓勵其他殘疾人的話,43歲的他憑借著自己的努力,多次為宿遷在全省和全國殘疾人運動會上摘得金牌,今天,一起聽聽盲人運動員張書勝的故事。
在位于市區的一家盲人按摩店里,正在給顧客做推拿按摩的盲人按摩師就是張書勝,從小就酷愛田徑運動的他,不曾想在自己18歲的時候意外失明。
盲人運動員張書勝說:“我是在1997年3月份,因為高度近視引起的視網膜脫落,造成的失明。在電視、報紙媒體看到有其他盲人自強不息的模范,我感覺人家都能做到,我也能。”
突如其來的變故,沒有讓張書勝自暴自棄,他開始立志成為一名優秀的盲人按摩師。2001年,他有了一個新身份——盲人運動員。
盲人運動員張書勝說:“(區殘聯)老理事長看到我這個身材還比較高大,他就建議我去考慮考慮這(體育)方面,結果在省殘聯新聞處領導下來選運動員的時候,巧了,看到我這個人,給我報了個名。”
得到專業推薦后,張書勝加入省里的盲人柔道項目,但是努力了一段時間后,發現并不適合自己。
盲人運動員張書勝說:“盲人柔道的教練跟我接觸過一次以后,就給我一個建議,最好是不從事這個項目。那時候我體重很大,因為治眼睛的時候,用了很多激素,做手術的時候體重從75公斤暴漲到120公斤左右。”
張書勝并沒有放棄體育,他迅速改選了投擲項目。因為無法用眼睛觀察動作,張書勝只能用手一遍遍感知教練的技術要領,每次訓練結束后,他依然在腦海里復盤每一個技術細節,有時甚至隨手撿起路邊的樹枝練習投擲。普通人做幾遍就能學會的動作,張書勝要練上千遍。在教練的指導下,他逐步精進,田徑場上的呼喊聲,讓他心中燃起了希望。
盲人運動員張書勝說:“當時我成績能夠排在全國六七名,經過半年的訓練,已經提到第三了,我就感覺很有盼頭了。教練白天帶我們練,晚上有時候我偷偷在家房間里練。”
經過夜以繼日的刻苦練習,2003年第六屆全國殘疾人運動會上,嶄露頭角的張書勝拿下了一金一銀一銅的好成績,之后更是獲獎不斷。
盲人運動員張書勝說:“目前男子F11級鉛球全國紀錄還是我保持的。大概獎牌有40多塊,不到50塊,金牌有十幾塊吧。”
隨著年齡增長,身體素質下降,43歲的張書勝面臨退役,他最大的遺憾就是沒能參加殘奧會。如今,他希望可以通過指導年輕盲人運動員,讓年輕人代替自己完成心愿。
盲人運動員張書勝說:“把我那么多年來,對殘疾人體育訓練上面的新的體會和經驗和他們交流交流,為殘疾人事業作出一些力所能及的貢獻。”
體育就是張書勝漆黑世界里的一道光,而他也愿做一盞燈、一把火,帶給他人光與熱。為他的拼搏和奉獻精神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