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玩法出新 宿遷市民又愛又恨!
2022年11月01日08:57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買買買,一年一度的“雙十一”購物節即將到來,各大電商平臺已經公布了今年的新玩法,紛紛開啟第一波預售。那么,今年“雙十一”有哪些不同?又有哪些購物事項需要注意呢?
市民黃甜甜說:“我要湊到多少元,才能夠得到我想要的那種折扣,就是比較麻煩,比如說我會上微博找攻略,我覺得算到最后也沒算清楚,到底我能拿到多少折扣。”
市民張女士說:“他們一般都是提前十幾二十天就開始預售了,一定要滿多少才減多少,或者是那種一定要最后再湊單,這種的我就很不喜歡。”
最近,不少市民開始研究起了今年“雙十一”新玩法。24歲的張女士發現,今年“雙十一”各大電商平臺預售已于10月20日左右開啟,從時間上看,各大平臺預售啟動時間較為一致,不過戰線依舊拉得比較長。有的平臺預售時間避開零點,延續了近兩年“消費者不用再熬夜”的習慣,這點頗受消費者歡迎。
一提起“雙十一”購物節,不少市民可以說是又愛又恨,愛它的折扣、優惠,怕的卻是折扣優惠背后拉滿的套路,燒腦的滿減政策堪比奧數題。好在今年,商家的套路相對少了一些,天貓方面的優惠套路直接變為跨店每滿300元減50元,是近年來折扣力度最大的一年。京東則開啟雙檔位促銷活動,分別為每299元減50元促銷(優惠封頂40000元,全品類均可參與)和每1000元減100元促銷(優惠封頂40000元,部分品類可參與),活動期間同一款商品僅可參與其中一檔促銷,可全程參與。
市民盛女士說:“前幾年‘雙十一’由于有一些規則比較難,比如說要找朋友組隊打游戲PK,PK之后才能獲得一些優惠力度,反而會浪費自己的精力,所以就是今年感覺到這個規則會變得簡單一點了。”
在購物體驗方面,各大平臺也更加走心,一些平臺對購物車進行了擴容,還增加了分組、搜索、排序等功能。在價保服務規則方面也做了升級,最長價保時間從15天延長至27天。消費者購買帶價保標識的商品,在價保期內,若同一商家的同一商品一旦出現降價,都可以發起價保申請,申請退差價,打消“早買吃虧”的顧慮。
市民葉暢說:“之前是五百多塊錢買的,結果過了沒有幾天就變成了三百多元,就可以進行一個價保的維護,有了這個政策之后,對我們消費者還是更有保障的,可以直接返額。”
對于平臺這些舉措,也有市民調侃“不看廣告,只看療效”。畢竟消費者除了期待從這場全民狂歡中獲得充足參與感外,更想實實在在獲得更多實惠,畢竟每樣商品在消費者的眼里都是有一個價值預期,僅憑套路、障眼法顯然是逃不過消費者眼睛的,也會降低大家購物欲望,得不償失。
市民盛女士說:“希望商家在做這個類似于‘雙十一’活動時候,能夠盡量把規則寫得簡單明了一點,這樣也方便我們進行計算,對于我們的選擇來說,也會有更多的好處。”
“雙十一”需要商家的真誠,也需要消費者的理性對待。購物時買其所需,避免浪費,同時也要增強甄別能力,從正規渠道購買,避免落入圈套,權益受到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