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用一支舞,歌頌好村醫默默無聞奉獻精神!
2022年10月26日08:58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如果把駱馬湖比作宿遷大地上的一汪清泓,那戴場島則是鑲嵌在駱馬湖中的一顆璀璨明珠,也是駱馬湖中唯一一座有漁民定居的小島,而村醫譚慶云就是160位村民健康的守護神,今天的《與你“藝”起,愛上宿遷》系列報道,一起欣賞以譚慶云為原型創作的舞蹈作品《湖中情》!
群舞作品《湖中情》由中國舞蹈家協會會員、南京藝術學院青年教師仲磊編導創作,宿遷市歌舞團演員徐孝鵬、朱春婧出演,舞蹈以戴場島及周邊小島唯一的村醫——譚慶云為原型創作的現實主義題材舞蹈作品。
《湖中情》編導仲磊說:“站在一個打造本土文化的基礎的定位上,讓更多的人來增強鄉土的情懷,我們就把目標放在了堅守在戴場村53年的譚慶云的一生上,然后通過他一個人,一個藥箱,一條船,往返于島和岸之間,就是通過作品來反映這樣一個時代楷模精神,具有時代情懷的這樣的一種基層人物。”
該作品從前期采風、架構到后期排練、演出,共打磨了半年之久,作為編導的仲磊更是帶領演員們實地走訪戴場島,與譚慶云深入溝通,力求人物刻畫更加細膩,舞蹈動作貼合原型,將譚慶云從十七歲到七十歲的經歷和感受,通過三個階段展現出來。
《湖中情》男演員徐孝鵬說:“他是十七歲第一次登島,那種青春洋溢,毛頭小伙那一種對這份事業的熱愛,到中年時期就是變得稍微沉穩了一些,老年時候就是很樸實,這每個年齡段的變化,對人物性格的拿捏,這是比較需要注意的,也是最困難的一點。”
《湖中情》編導仲磊說:“我們從模仿開始,譚醫生的神態啊,舉止等等一系列形象,也是做了很多次的改動。加入浪漫主義情懷,一切都在他淡淡的跟我們的講述中,我們的舞蹈作品也是一種淡淡的情懷,就像他53年來就是默默無聞的奉獻的一種態度,來創作的這個作品。”
給孕婦接生、丟失藥箱,作品通過一個又一個真實的故事脈絡,推動情感遞進,尤其是當老年譚慶云丟失藥箱的段落,無奈、崩潰再到失而復得的激動歡喜,戲劇張力爆發到頂點,十分動人。
《湖中情》男演員徐孝鵬說:“因為他視藥箱如同自己的命,是救人的東西,失而復得的心理是讓我最深刻也是最感動的一幕,燈光再加上音樂的烘托到頂點了。”
除了故事情節帶給觀眾的震撼外,燈光、配樂也讓整個作品細節更豐富、更加飽滿,演員們的動作經過了一次又一次修改調整,浪漫主義色彩更加深入人心。
《湖中情》女演員朱春婧說:“我們一出場,我們就用身體最低90度的姿態,然后用腳下碎步,然后去表現出水波浪的節奏,然后我們到往后退的時候,我們加了速,然后它就會是一些一波浪打出去過后,水浪然后嘩嘩嘩,然后落下來,呈現出來。”
經過反復打磨,今年七月,群舞《湖中情》入圍第十五屆江蘇省“五星工程獎”舞蹈類作品終評,后期還將繼續角逐其它獎項。
《湖中情》男演員徐孝鵬說:“后期我們想沖刺文華大獎這些省里大獎的同時,我們還需要不斷地改進,對人物再深刻理解體會。”
《湖中情》女演員朱春婧說:“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夠了解譚醫生守島幾十年默默無聞的精神,也希望通過我們這個舞蹈作品,讓更多的人去了解譚醫生,這個也是我們創作舞蹈作品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