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骨質疏松日】及時補鈣 成為“硬”骨頭
2022年10月21日08:31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10月20日是世界骨質疏松日,目前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骨質疏松癥患病率約為36%,骨質疏松癥在老年群體中十分常見,老年人多運動、多曬太陽、補充優質蛋白質對預防骨質疏松癥有益。
在南京鼓樓醫院宿遷醫院骨科病房,66歲的葉女士因椎體骨折,剛做過微創手術,目前正在靜養。
人體骨密度的正常值應大于-1,經過檢測,葉女士的骨密度值卻為負四點幾,屬于比較嚴重的骨質疏松,更容易發生脆性骨折。
南京鼓樓醫院集團宿遷醫院骨科主任醫師楊太明說:“本身年齡大了,六十多歲了,絕經后女同志典型的骨質疏松病人,可能這個給正常人坐下來不會引起骨折,但是她發生骨折了,就說明她這個地方骨頭比較疏松,輕度的力量就導致她的椎體壓扁了。”
醫生介紹,骨質疏松主要是由于骨量丟失與降低、骨組織微結構破壞、骨脆性增加,導致患者容易出現骨折的全身代謝性骨病。周身骨骼疼痛、脊柱變形和發生脆性骨折是骨質疏松最典型的臨床表現。骨質疏松導致的骨折愈合慢,甚至導致臥床不起危及生命。
南京鼓樓醫院集團宿遷醫院骨科主任醫師楊太明說:“女同志由于絕經以后性激素減少,老年男性也是這樣的,性激素減少之后,那么破骨細胞就活躍了,對于破骨細胞的抑制作用就降低,所以這當中你鈣的丟失就會增加,所以導致病人的骨體強度下降。”
醫生提醒,我國已將骨密度檢測項目納入40歲以上人群的常規體檢內容,所以應當積極重視骨密度測試。同時,日常生活中要多吃含鈣的食物,多喝牛奶、豆漿等豆制品。如果確診患有骨質疏松,也要積極進行治療干預。
南京鼓樓醫院集團宿遷醫院骨科主任醫師楊太明說:“多曬太陽,要促進鈣吸收,剛剛講了要有維生素D補充,另外要減少鈣的流失,那么就要服用一些磷酸鹽類藥物。在治療的同時要進行保護,不要去過量運動,再一個就是老年患者,要防跌倒,那么拄拐或者用助行器等等,帶一些腰圍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