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法院轉化危機“巧執行” 讓被執行企業“喘口氣,緩緩勁”
2022年09月17日08:34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良好的法治化環境最能聚人聚財、也最有利于經濟的發展。9月15日下午,宿遷市中級人民法院發布了“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執行年”1+4專項行動典型經驗及典型案例。
沭陽法院依法查封沭陽某木業公司位于鄉鎮的廠房。
申請執行人徐州一家公司與被執行人沭陽某木業公司存在買賣合同等15起強制執行案件。執行過程中,法院依法查封了沭陽某木業公司的廠房、綜合樓等。但經執行人員調查發現,該公司因自身經營、產業政策、環保等因素導致企業發展陷入困境,法院未執行到位案件的債務標的數額約600余萬元。由于公司現已處于歇業狀態,而且廠區內所有房產近7000余平方米均處于空置狀態,沭陽某木業公司已經沒有其他可供執行的財產。法院決定對被執行人資產強制管理。
沭陽縣人民法院執行局局長蔣華偉說:“我們又得知一個信息,就是當地鎮政府急需招商引資使用這個控制的廠房,所以說在綜合研判的情況下,我們決定對該廠房進行強制管理,由當地鎮政府作為資產管理人,后來與出租人簽訂了承租協議,將該廠房進行出租。”
新招引企業注冊資本2000萬元,現已正式投產。經保守估算,該企業2022年度可實現開票收入2.5億元,納稅金額超過6000萬元。目前,管理人鎮政府已將首期租金匯至沭陽縣人民法院案款專戶。由于被執行人沭陽某木業公司有資產履行義務,沭陽法院也將該公司從失信名單中刪除。
沭陽縣人民法院執行局局長蔣華偉說:“執行強制管理措施的運用,是在被執行企業停產的情況下“借雞生蛋”,配合當地政府招商引資,引進新的企業,盤活閑置資產,在停產企業的“殼”內,孵化出新的優質企業,從而實現雙贏。”
在另一起宿遷某房地產開發公司系列案件執行過程中,該公司總計涉案163件,其中房屋銷售合同糾紛屬購房違約金問題,涉及案件當事人較多,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涉案標的較大,同時該房產開發商,仍有部分在建工程在施工。針對這種情況,宿豫法院采取“靈活”方式控制其資產,解除了對該房地產公司名下40畝土地的查封,暫緩進入“執行轉破產”程序,并引進戰略投資,幫助涉案企業名下土地持續開發。目前該房地產公司開發的地產項目已基本銷售完畢,保證交房的同時,也有力維護了債權人合法權益。
“靈活采取措施,讓被執行企業‘喘口氣,緩緩勁’,讓企業能夠利用我們法院給予的機會能夠起死回生,重新煥發生機。”宿遷市中院執行局副局長魏良軍說。
據了解,截至9月14日,全市法院1+4專項行動累計將3000件執行案件中企業失信信息刪除,707家企業退出失信被執行人名單,清理目標完成比例達351.75%,案件清理率達91.46%,位居全省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