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奇!泗洪發現成片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野生大豆
2022年08月11日08:56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近日,泗洪縣臨淮鎮一位生態環保工作人員在日常巡查時,意外發現成片的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野生大豆,面積達600多平方米。如此大規模的發現,還是頭一次。
工作人員苗新麗介紹,一開始他并不能完全確定是野生大豆,于是將拍攝的照片發到工作群中,請專業人士鑒定,后經鑒定的確是野生大豆。此次發現的野生大豆成片種群位于泗洪縣臨淮鎮城頭居委會后的一片拆遷預留地,已經閑置了兩年多時間,今年也是首次發現。
泗洪縣生態環境建設局生態環保辦負責人 苗新麗介紹:“這個野生大豆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它就是爬藤,攀爬能力比較強,如果生長旺盛的話能長到1米多,將近2米長,如果有攀附物會長得更茂盛一些,而且這個野生大豆它的葉子比較尖,尖細一點。家養大豆,本地的大豆植株比較粗壯一點。”
據悉,野生大豆是豆科植物、大豆屬的一年生纏繞草本植物,是國家首批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國家二級保護植物,被列入《中國稀有瀕危植物》紅皮書,與雪蓮、胡楊等同屬漸危種。那么野生大豆的主要價值是什么呢?
為此記者咨詢了南京林業大學國家大豆改良中心副教授王吳彬,他指出,野生大豆與栽培大豆有親緣關系,它的抗性強,遺傳品質好,是唯一能和栽培大豆雜交并且雜種可育、分享種質資源庫的野生種。南京農業大學 國家大豆改良中心副教授 王吳彬說:“如果有的話就很好,有一天能夠提高產量什么的基因就很好。后期你做研究做各種性狀的鑒定,比如說你發現這個材料比較耐旱耐鹽,它就是很有用的。”
據了解,野生大豆以往在農村不算稀少,但是長年以來,人們一直將野生大豆當成雜草,直接用除草劑根除,加上人類活動軌跡增加,使得野生大豆變得極為稀少甚至消亡。南京農業大學 國家大豆改良中心副教授 王吳彬說:“因為這種每年尤其是在路邊新修的路都有報道,不是很稀奇,這種情況就屬于拆遷,它埋在地里不會說立即的壞掉啊什么的,它一般遇到合適的生長環境,它就開始萌發了,如果這個周圍的環境不適應,它能在土保存很長時間。”
目前,這一片野生大豆正處于花期,當地政府已經聯合多個部門著手對這一片野生大豆進行保護。
泗洪縣生態環境局濕地保護科科長韓偉表示:“下一步我們要加大對野生大豆的宣傳力度,同時,加強生物性多樣性的保護,告知周邊居民,對此物種的保護的力度的重要性。我們要會同農業部門,做一些育種研究,及時上報市局和省廳邀請一類專家進行調研。”
泗洪縣臨淮鎮農村農業工作局局長李明說:“收獲的時候,我們要把它全部上交給我們上級部門。根據大豆生長情況和生長的優點,是對我們的科研提供一個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