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平臺驚現“李鬼” 宿遷一商家營業執照被冒用
2022年07月01日08:31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隨著外賣平臺日益發展,足不出戶在網上訂餐、購物的宅男宅女越來越多,但是外賣服務給大家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暴露出一些問題。特別是無證無照的黑作坊可能會趁機混入,6月29日,宿遷一商家就反映,自己便利店的營業執照,竟然被美團外賣上的三個商家明目張膽地冒用,來看記者的調查.
趙女士與閨蜜張女士在宿豫區共同經營一家便利店,主營食品、煙酒、日常雜貨等,便利店的法人是張女士,因為便利店位置較好,生意一直較為紅火,并沒有加入美團外賣平臺。可說來蹊蹺,就在6月23號下午,一個小伙子突然走進店內,要自提美團購買的商品。
市民趙女士說:“說在美團上看到我們家現在在搞活動,部分商品滿79元減20元,他就在美團上提交了這個訂單,到我們家商鋪來拿這樣東西。”
趙女士一開始以為小伙跑錯了地方,便向他解釋起來。
“我們就跟他說了,我們沒在美團平臺以及美團任何的相關平臺上注冊過外賣的平臺,客戶就提供了我們家的營業執照還有相關信息,就那個時候我們才發現信息被人盜用了的。”市民趙女士說。
小伙網購的店鋪名叫“港口便利店”,雖然和趙女士的便利店名字不同,但是平臺上顯示的營業執照、食品經營許可證乃至店鋪地址、法人代表等信息全部和趙女士的店鋪一致。再一細想這兩個月的經歷,趙女士和合伙人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
“大概在兩個月之內有陸續幾個人到我們店鋪,在網上(買東西)錢已經付了,以為都是他們客戶跑錯店了,就沒有把這個事情重視起來。我們不給他(商品),肯定無形中對我們家店鋪造成不好的影響。”市民趙女士說。
出于擔心,趙女士就試探性地在美團上按照自家店鋪地址進行了搜索,結果竟有三家店鋪使用了他們的信息,真是李逵遇上了李鬼,氣不打一處來。
趙女士以前曾入駐過美團優選,當時業務員上門拍攝了相關資質,但很快美團優選就暫停了業務,趙女士懷疑是美團優選將自己的資料泄露給了美團外賣平臺,而通過咨詢周邊商戶,加入美團外賣除了要提供營業執照、食品經營許可證等還需要法人手持身份證照片,三家外賣店鋪又是如何通過美團外賣認證的呢?趙女士咨詢美團客服人員未得到答復,索性報了警,警方聯系到了宿遷地區美團外賣負責人,協助趙女士處理此事,該負責人卻表示不了解相關情況。
市民趙女士說:“我們非常擔心,萬一它用我們的身份證去做一些不合法的事情,做貸款或者其它事情,我們肯定是害怕這一點,還有一點,美團上開的這三家店鋪如果出售的商品有質量問題的話,我們也是有連帶責任的。”
記者隨后聯系到了宿豫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電商產業園分局,工作人員對趙女士的營業執照進行了核實。
市民趙女士說:“負責人給我的回復就是他們走內部系統也查詢到我們家這個證件沒有申請過丟失補辦這樣一個現象,而且我們的證件都是亮證經營,他們發證只能保證我們的證件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目前我們針對商家反映的這個事情已經介入調查,如果發現問題,我們會第一時間進行處罰。”宿豫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電商產業園分局局長葛遠說。
記者咨詢法律專業人士了解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市場主體登記管理條例》第四十八條規定,市場主體偽造、涂改、出租、出借、轉讓營業執照的,由登記機關沒收違法所得,處1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1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吊銷營業執照,情節嚴重的將會觸犯刑法。
“還有可能會涉嫌構成偽造、變造國家機關證件、印章罪等。”宿豫區人民法院訴前調解員鄭建說。
記者也嘗試撥打三家門店的聯系電話,但均無人接聽。就在最近兩天,趙女士發現涉事的三家門店在外賣平臺上全部關閉,只能看見店鋪的名稱,看不到相關資質,趙女士已經向法院提起了訴訟請求。
對于此事,相關部門正在進行調查,我們也會持續跟進,看看究竟誰是背后的操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