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這種“投資”血本無歸 宿遷7旬老人被騙23萬
2022年05月15日08:55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你惦記著它的利息,他卻在想著你的本金。”近些年來,一些企業和組織帶著各類養老名義,以“高利息、高回報”為誘餌實施非法集資誘騙中老年人資金。這不,宿遷市區就有部分老人參與其中,結果后悔莫及。
市民許先生說:“搞活動的,看到后我就去看的,規模也搞得非常隆重,我看別人都拿錢去存了就都在那存了。”
年過七旬的許先生在2019年聽信他人介紹,辦理了一家公司的理財業務,并陸續“投資”。
市民許先生說:“一開始月月返回的,給你多少錢返回的,第一次是500元,這上面有,我昨晚都給寫出來了,第二次8月25號2790元,9月25號4700元。”
許先生說,自己先后共“投資”了23萬多元的養老錢,一開始還算比較順利,每月有越來越多的本息入賬,可對方在返回16000多元后,突然就不再返還了。直至近期,其子女看到公安部門發布該項目涉嫌非法集資的警情通報后,才恍然大悟。
許先生女兒許女士說:“他是能給點分紅,他說單位里面幾個人都一起來投的,不會被人騙的。他手里錢不跟小孩講,不跟我講,他錢都什么去向,我又不知道。”
同樣,市民丁先生聽說投資可以領商品,也參與了其中。結果前期投錢時,還有返利,在投入2萬元錢后,再沒有任何返利,連本金也不見了蹤影。
市民丁先生說:“說等到2021年給本金的,他又叫我從他家拿貨,又寫一個單子給我,我現在單子拿給你看,就是拿他家貨,不拿貨就沒了。”
感覺自己被騙后,丁先生也和一起參與投資的朋友報了警,并通過司法途徑進行維權。
宿城公安分局民警趙衛軍介紹:“所謂的非法集資是指公司、企業、個人或者其它組織,未經批準,違反法律法規,通過不正當的渠道向我們公民或者集體募集資金的行為,其實是一種構成犯罪的行為。近些年,我們在工作中發現不法分子把非法集資這樣的手段伸向了我們社會上的老年人。”
民警介紹,不少理財公司會假借免費旅游、公益講座等方式講解健康知識,利用個別老人愛占便宜,對子女管理自己財務不放心等心理,進而向防范意識薄弱、手頭有養老積蓄的老人推銷產品。期間,不少業務人員會主動提出幫老人打理養老金,并許諾高額回報,以吸納中老年人進行非法集資,對中老年人造成了嚴重的財產損失和精神損害。
宿城公安分局民警趙衛軍提醒:“我們家里面的子女,一定要關注中老年人定期參加的活動,是不是合法的,所購買的產品是不是符合質量標準的,有沒有參加一些不正規的講座,包括在手機上關注的健康的、理療的投資理財問題。”
這類非法集資行為,實際上就是“糖衣里裹著炮彈”,提醒廣大中老年人,一定要理性對待理財投資,子女也要多和老人溝通,一旦發現問題,及時勸阻,并報案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