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檢萬管 宿遷城市核酸檢測基地28名工作人員夜以繼日堅守“戰場”
2022年04月05日08:57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連日來,宿遷市迎來一輪又一輪全員核酸檢測。面對龐大數量的核酸檢測樣本,宿遷市新冠病毒核酸城市檢測基地的檢測工作也在加速運轉,大家夜以繼日地托起全市人民的健康安全。
4月3日下午四點,記者來到新冠病毒核酸城市檢測基地。像是有一道屏障把這里與外界隔開,外面是“靜下來”的城市,這里則像是這個城市內里最核心部分的齒輪,不分晝夜地運轉著。院內,不斷有運輸樣本的車輛來到。已經高負荷工作二十多天的孟琦要和每一位前來送樣的人核對信息。
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員孟琦說:“我們要確保他們這個數目,首先數目是正確的,其次看里面有沒有空管、漏液的情況。如果有存在空管漏液的情況,就需要將管碼記下來重新采。”
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員孟琦說:“5259再加上1700多,目前已經有將近7000管了。晚一點還會有,你看像這些都是的。他們可能還有一些沒有送過來的還在路上。主要是重點人群,也就是隔離點的。還有目前蘇宿工業園區的全員核酸檢測是由市疾控承擔的,因為他們沒有實驗室,所以我們這邊來做。”
在一旁的樣本處理區內,“成山”的核酸樣本放在一旁,幾位工作人員正埋頭苦干,他們的身形略顯疲態,可手卻依舊穩、準,把一個個管體取出、擺好、編號…速度很快,卻仍趕不上樣本來的速度。
市疾控中心檢驗科科長洪全說:“目前工作量大概每天在一萬管左右。最高峰時能夠達到一萬八千管。因為全員核酸檢測以及隔離場所重點人群的檢測,它的送樣沒有固定的時間,所以這個工作時長拉的比較長。我們一共28個人,我們每天只能根據檢測樣本量送檢的情況,機動調整,換出三兩個人去休息。”
48歲的朱利娟是愛心車隊的一員,從第一天全市大規模核酸檢測開始,她便報名參與了這個沉重而神圣的任務。
愛心車隊送樣人員朱利娟說:“從沭陽過來到這邊盒飯放在車上,筷子被風吹掉了,然后心想反正結束了之后回家洗過再吃吧。后來又接到電話,又趕過來的。剛才是我們曉店那邊的隊長,他聽說我沒吃飯,他送點飯過來給我吃。”
朱大姐主要負責來往沭陽收樣、送樣,因路途遙遠,經常一整天的時間都在路上,有的時候一日三餐也顧不上吃。
愛心車隊送樣人員朱利娟說:“這一批是810管1620人。每天都送,昨天到沭陽醫院60多公里,今天到韓山醫院90公里。這段時間怎么能不辛苦呢?天天睡不好吃不好的,天天要6點到曉店,我睡到3:00就醒了就睡不著了,心里焦著。有這個疫情,大家心里都不安。”
“有這個疫情,大家心里都不安”。朱大姐的一句話,道出了所有人的感受。
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員孟琦說:“大家都在忙,他們也都在忙,整個疾控的體系衛健的體系都在忙,大家都很不容易。根本沒有時間睡,昨天這邊2點多才結束。今天又來了。”
市疾控中心檢驗科科長洪全說:“(我們)不知道自己什么時候上班,什么時候可能下班。持續運轉已經10多天了,大家雖然很疲憊,但是依然堅守在崗位,從未有人松懈過。”
說到這,洪全哽咽了一下,尾音有些發顫,背對著大家,肩膀顫抖著哭出了聲來。從3月12日開始,這群年齡不同、性別不同,卻有著相同目標的人,不分晝夜、不知疲憊地運轉著,仿佛沒有什么能將他們打敗。只有此時看到他們脆弱的一面,才讓人驚覺,眼前的也不過是普通人,是父親、是女兒、是妻子……他們將全市人民的安穩扛在肩頭,以鏗鏘的姿態迎接這場屬于宿遷的“大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