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身邊的雷鋒 宿遷:“多管閑事”的張美玲
2022年03月09日08:32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在宿遷市宿城區雙莊街道魏井社區西楚莊園小區,時常能看到一位身穿紅馬甲的老人,他精神抖擻,步伐矯健,哪里有不文明的現象主動勸導;存在安全隱患隨時反饋,他就是張美玲。
下午,記者來到西楚莊園小區時,張美玲正在小區入口處,檢查進出車輛、人員的健康碼。張美玲已經七十多歲了,從疫情出現以來,他就主動請纓,為大家的生命安全做好保障。
“(看到)拿這個旗子,(居民)就自動戴上口罩了,我就站在這個大門口。上午六點到這兒,十點半回家吃飯,二十分鐘我就來了,我不講什么下班時間。晚上到七點,有時候到十點。”張美玲說。
夏季天氣炎熱,張美玲經常在門口一站就是四五個小時,他說雖然工作量大,身體疲憊,但為大家,心里是高興的。不僅如此,張美玲還是一名抗汛排澇員。去年雨季來臨時,張美玲打著把傘,在小區內巡邏,看到哪里有積水,便第一時間聯系物業解決,保護群眾的財產安全。
“因為我們二期兩棟樓地勢比較低,我會跟物業主任講,哪一道(管道)里面有石頭堵住了。我就順著走,沒有事我就轉著玩。我一個人在這弄不動,就來幾個人搭把手,幾個人抬著(窨井蓋),水整個就流通了。”張美玲說。
同時,張美玲又是一名政策宣傳員,總是能將最新的惠民政策宣傳到位。小區老年人居多,老爺子每天總會到老年人活動居多的地方宣傳防詐騙知識,增強他們的防范能力。
“我們小區里面有什么志愿活動他都會出來,帶領著大家,然后小區有一些什么幫忙的宣傳,幾乎是哪里都能看到老爺子的身影。”宿城區雙莊街道魏井社區社工劉夢悅說。
作為一名黨員,又是樓棟長,張美玲秉承著“小事不出樓棟”的原則,認真聽取居民們反映的問題,第一時間向相關部門反饋,是居民心中的“知心大哥”。
張美玲說,他從年輕時,就經常聽說雷鋒的故事,雷鋒的精神給他帶來了很大的感觸,也一直以雷鋒為榜樣。年輕時每到農忙的時候,張美玲一下班,就會到田地里幫助鄰居們播種、收獲。
“雷鋒能做好事,我也能做好事。我們生產隊收割,都是我從外面找來(收割機)收種的,沒收人家一分錢。”張美玲說。
幾十年來,張美玲的熱心腸、無私奉獻的精神也感染了很多人。
“從他身上學到了堅持。他實打實就是一個雷鋒的活標桿。做雷鋒就是不要求別人給你什么回報,老爺子也從來沒有說從我們這邊實打實得到什么回報,他是心甘情愿地一直奉獻。”宿城區雙莊街道魏井社區社工劉夢悅說。
如今,張美玲年過七旬,很多人都會勸他不要再“多管閑事”,但張美玲卻閑不住,始終奔走在基層,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沒有一點其他的想法,我覺得我對得起黨,對得起人民就可以了,我就是埋頭苦干。”張美玲說。
情系社區,綻放光彩,真情演繹“最美不過夕陽紅”。在張美玲的身上,我們看到的是黨員樓棟長的責任心和志愿者的奉獻精神,我們向他致敬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