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2年3月起 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
2022年03月03日08:33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相信許多市民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在就醫的時候,每換一家醫院就要重復再做一次檢查檢驗,這對患者來說既費時費事又費錢。如今,這一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國家四部委發文明確,從2022年3月起,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
在宿遷市鐘吾醫院,市民武先生之前因身體不適住院,出于一些私人原因,準備轉到現在這家醫院。得知不用再重新檢查,很是驚喜。
武先生說,在他記憶里,每次到不同的醫院都需要重復做檢查。一方面增加了就醫的時間和經濟成本,另一方面也造成了醫療資源的浪費。為了解除患者的此類煩惱,近日,由國家衛健委、國家醫保局、國家中醫藥局、中央軍委后勤保障部衛生局聯合印發的《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管理辦法》,明確醫療機構自2022年3月1日起,應按照相關原則,開展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工作。《中國公共衛生》雜志 2018 年發表的一篇《影像學重復醫療檢查現狀及對策分析》中指出:影像學重復醫療檢查發生率為 42%。且經粗略估計,檢查費在患者的醫療費用中所占比例達30%,究竟為何醫療檢查結果互認那么難?
“每家醫院的檢查儀器、醫療設備、診斷水平都不盡相同,可能會出現不同的結果。其次,實驗室里很多檢查結果,有一定的時效性,如有些惡性腫瘤擴散比較快,像小細胞肺癌很短的時間有可能就會出現淋巴結轉移,出現結果不相同的現象,第三,目前還缺少具體的操作規范。”宿遷市鐘吾醫院副院長韓炳智說。
《辦法》指出,醫療機構應當按照“以保障質量安全為底線,以質量控制合格為前提,以降低患者負擔為導向,以滿足診療需求為根本,以接診醫師判斷為標準”的原則,開展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工作。并且明確本辦法適用于各級各類醫療機構。那么,哪些檢查檢驗支持互認呢?
“包含超聲、放射科的檢查,例如X線 、CT、核磁共振,還有檢驗科檢查的血、尿、糞等檢查項目。”宿遷市鐘吾醫院副院長韓炳智說。
不過,也不是所有的檢查檢驗結果都可以互認。為了保證患者的準確診斷和治療,規定提出,當檢查檢驗結果出現某些問題時,患者要重新再做一遍檢查檢驗。
“一般情況下,如果病人病情變化得快,已經檢查的結果和現在的臨床表現,或者診斷醫生考慮不相符合的時候,是需要復查的。第二,在急診急救的狀態下所做的檢查,一般我們是不相互認可的,第三,在手術或者是輸血等重大的醫療措施前所做的檢查,一般我們也是不相互認可的。”宿遷市鐘吾醫院副院長韓炳智說。
《管理辦法》還要求,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應當加強醫患溝通,對于檢查檢驗項目未予互認的,應當做好解釋說明,充分告知復檢的目的及必要性等。據了解,目前市區部分醫院已經實行結果互認,患者在就診前可先咨詢再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