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身邊的雷鋒 宿遷:“礦山”里的學堂 退休教師們的愛!
2022年03月03日08:35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雷鋒,是一個名字,更是一種精神。在宿遷市宿城區幸福街道礦山社區,有這樣幾名退休的老教師、老黨員,他們從2020年起就組織了公益課堂——礦山學堂,面向社區所有放學后無人看管輔導的適齡兒童,發揮余熱,照亮下一代的前行之路。
3月1日下午六點,在礦山社區三樓活動室內,退休教師馬玉榮正在給學生們輔導作業,對于學生每天在學校學習的知識,馬玉榮會不斷提問,以此來幫助孩子們鞏固加深。馬玉榮退休前曾是市區一所小學的數學高級教師,退休后有多家培訓機構想要高薪聘請她返教,她都拒絕了。但當社區林書記找到她,表明想在社區組織公益學堂的想法時,立刻得到了馬玉榮的支持。
“當時我感覺到林書記的想法真的很不錯,我們作為退休老師,又有這方面特長,以前我也一直在社會上做志愿工作,所以我就欣然來到這里。”退休教師馬玉榮說。
馬玉榮教數學,那語文由誰來教?66歲的老社區書記家屬張翠蓮聽說社區辦學堂,主動請纓加入其中。張翠蓮從18歲起,當了一輩子的老師,還曾任教宿城區實小,教孩子們小學語文那是拿手絕活。
“反正教書這個行業我是很喜歡的,每天看書寫字,讀書做筆記我都是比較喜歡的,所以說來到這個平臺上面,我覺得教學相長,我也學到東西。”退休教師張翠蓮說。
通過前期網格員和黨員樓棟長入戶走訪登記,很快就確認了第一期學員名單,并簽訂“服務協議”。但是“大張旗鼓”地免費輔助孩子寫作業,很快就引來了一些居民的質疑聲,兩位老師心里也暗暗憋著一股子勁,準備用實際行動來改變家長的看法。
前來輔導的學生集中在二年級到六年級,每個學生的學習習慣和進度都不一樣,兩位老師用了一個星期的時間,詳細走訪了解,有針對性地因材施教,張翠蓮發現有不少孩子的字寫得不好看,她就會用自己的方式來教授孩子。
“比喻給他聽,你說你人長得那么漂亮那么帥,你這字寫得那么丑,字如其人啊,我就會這樣講,他就笑了,就能好好寫了。”退休教師張翠蓮說。
馬玉榮老師雖然平時不善言辭,但一輔導起作業就像換了一個人似的,這種反差萌反而受到了孩子們的喜愛。五年級學生羅雅寧在礦山學堂已經三個學期了,在馬玉榮的教導下,成功地從叛逆孩子轉變為優秀學生,閃閃發光。
在兩位老師的引導下,現在,退休老校長王韶以及一些年輕教師也加入進來,課程模式也豐富起來,英語、書法、舞蹈、美術、鋼琴,各種興趣培訓服務,得到了家長、學生的大力支持。
“礦山學堂他們有很多的退休老教師來這里做義工,我們受到了這種精神的鼓舞,也自發地過來做一點事情。”鋼琴老師蔡暢說。
從2020年8月至今,礦山學堂已經開設到第四期,共計服務轄區孩子180余人,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孩子都很珍惜每周的輔導課,只因礦山學堂里有愛、有溫暖。
“退休本來就是很寂寞的,很無聊的,來到這里邊以后,我感覺我找到了親情、友情、鄰里情,孩子們喊我馬老師,家長對我特別友好,所以我感到暖暖的,就這就知足了。”退休教師馬玉榮說。
有一種愛叫無私奉獻,有一種付出叫無怨無悔。有愛的礦山公益學堂帶領著孩子們越發向上,也影響著更多人參與奉獻、樂于奉獻、勤于奉獻,向老師們的這份堅持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