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學不要助懶 教育部下線“拍照搜題”類APP
2021年12月19日08:35 來源:萬蒙恩
手機拍一拍,答案就出來了。近年來,“拍照搜題”成為很多教育類App的引流大法。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通知,“拍照搜題”等惰化學生思維能力的不良學習方法的作業App,暫時下線。“拍照搜題”是真助學還是長惰性?對于這類App下線,大家都是怎么看的?
近日,教育部就加強教育App管理推動與“雙減”政策銜接再發通知。其中明確提出,暫停中小學線上學科類培訓App的備案工作,不再受理學前線上培訓App備案申請。對于提供和傳播“拍照搜題”等惰化學生思維能力、影響學生獨立思考、違背教育教學規律的不良學習方法的作業App,暫時下線。
記者打開手機應用市場,發現輸入“搜題”或“拍題”等關鍵詞,依然會跳出一串拍照搜題App。知名的有小猿搜題、作業幫、猿輔導等,都可以正常下載安裝。記者選取了作業幫App進行體驗。綁定手機、選擇年級后,該App左上角最顯眼的位置上就有“搜索答疑,海量題庫”的板塊。進入拍照模式后將題目拍入虛線框內即可。記者用一道初三年級的數學題嘗試了一下,只見拍照后題目立即被識別,并附了答案解析。下面不僅給出了答案和講解,還推送了同類題講解視頻。除了數學等理科題目,語文、英語等題目也可以“拍照得答案”。
老師介紹,雖然學校一直對學生使用手機嚴格要求,但從學生的作業及考試情況能看出,還是會有一些依賴手機App寫作業的學生。
專業人士介紹,教育應該是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而很多學生通過搜題App直接獲得答案,根本就沒有學習思考的過程,這不僅對學生是負面影響,也會導致老師難以判斷學生的真實學習水平。
“通過作業來鞏固上課的內容,基本的應用,這些都是需要他自己作業來提升自己的,把學的知識融成自己的知識,能夠培養他自主來探究學習,及時的鞏固,自我鍛煉的能力。老師基本上一整天都會在學校,學生完全可以利用課余的時間課間來跟老師提問。”老師魏珉說。
使用搜題軟件的初衷,不該是為了完成作業,而是應該通過軟件來提升對題目的理解和運用。但是,在學生自控能力較弱的情況下,一味依賴搜題軟件,那只會變助學為助懶。搜題app需要相關部門進行監管,也需要家長和學校進行科學引導,引導孩子學會自主學習,自覺學習,學會獨立思考,才能更好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