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駕乘電動車成為最危險的交通方式
2021年12月03日08:34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12月2日是“全國交通安全日”,今年的主題是“守法規知禮讓、安全文明出行”。咱們日常出行有各種各樣不同的交通方式,那您知道哪一個是最危險的交通出行方式嗎?
今年十月份,宿遷市交警部門通過對2018年至2021年發生在全市范圍道路交通事故數據分析,顯示駕駛電動車發生事故死亡人數占全市交通事故致死總數的58.5%,是所有交通方式死亡率最高的一個,也是“當之無愧”最危險的交通方式。
而從數據分析來看,涉及駕駛電動車的死亡事故中,65歲以上老年人人數占比較大。
“占達44%,該年齡段死亡人數還呈現每年逐漸上升的趨勢。所以說中老年人駕乘電動車,成為我們交通事故中高發的人群,和危險系數較高的交通出行方式?!彼捱w市交警支隊綜合科民警張晉說。
今年5月4日8點半,在宿城區通達大道金桂花園小區東北門口,66歲的吳某駕駛一輛電動車從小區內出來準備左轉彎駛入道路時,與由北向南行駛的公交車相撞,事故導致吳某顱腦嚴重損傷,后經醫院搶救無效死亡。同樣,今年3月22日15時許,家住泗陽眾興街道的60歲老人周某騎電動自行車沿小路準備上343省道時,一輛重型普通貨車駛過,兩車發生相撞,周某重重倒地,車子瞬間支離破碎。像這樣慘痛的案例背后,讓我們不禁開始思考,為何中老年人駕乘電動車成為了最危險的交通方式呢?
“我們發現駕駛電動自行車未佩戴安全頭盔導致的交通事故,死亡率是高達了90%以上,因此,駕乘電動自行車未佩戴頭盔,也成為引發電動車死亡事故的罪魁禍首。那其次,駕乘電動車通過路口隨意地轉彎,以及闖紅燈和不遵守讓行規則,也是引發電動車事故高發的原因。”宿遷市交警支隊綜合科民警張晉說。
從事故發生的地點來看,縣鄉道路死亡人數占比最大,其次是國省道。無信號燈交叉路口,更是中老年人駕駛電動車死亡事故的高發地點。從事故的發生時間來看,在一天當中,清晨6點左右和傍晚6點左右,是最容易發生事故的時段。
“因為這兩個時段,天色較暗,車流量比較少,駕駛過程中的容易出現分神駕駛等原因導致事故發生。”宿遷市交警支隊綜合科民警張晉說。
總的來說,之所以中老年人駕乘電動車成為最危險的交通方式,主要是因為相比年輕人,老年人交通安全意識缺乏,安全知識獲取渠道少,自身安全防范能力弱。因此想要減少中老年人駕駛電動車死亡事故,需要子女耐心告知家中老人正確的交通安全知識,平日里養成遵紀守法的出行習慣。
“我們也盡量避開早晨或者傍晚兩個高發的事故時間段,在出行過程中最好是穿醒目的顏色衣服,車輛要貼反光條,降低事故的風險。另外呢,也是提醒其他的交通參與者,我們在行車過程中遇到老年人駕駛電動車也要做到減速讓行,為他們的出行安全提供方便?!彼捱w市交警支隊綜合科民警張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