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雙十一”購物狂歡剛剛過去,各大快遞公司的包裹可以用堆積如山來形容。面對如此龐大的快件數量,快遞公司是如何保證快件及時無誤發出的呢?13 日,記者來到了位于沭陽縣百盟物流園的宿遷郵政郵件處理中心進行實地探訪,一起看看。
13日下午,在偌大的快遞分揀車間內一片忙碌。4000平方米的場地內,上百名工作人員正在流水線上掃描、分揀、裝運即將發出的包裹。裝載快件的貨車也是一輛接 著一輛進出車間。今年41歲的貨車司機張先生,這段時間每天往返耿車電商物流園和快件處理中心好幾趟。
貨車司機張先生說:“平時一天兩三趟,“雙十一”要四五趟,昨天最多的跑了六趟。”
相比較人工操作的繁瑣,車間內這臺自動化分揀設備更加智能。它可以利用電腦大數據分析,將全國規劃成不同的快遞投放區域,再把這些區域編上對應的數字,通 過快件自動分揀機,將快遞分揀到不同的數字袋中。負責打包工作的陳女士這幾天每天都要打包300多包。
工作人員陳女士說:“這個燈亮了,就要打包了,那個燈又亮了,要跟著打包,就這樣打包,就這樣忙。”
宿遷市郵政網路運營中心工作人員莊嵐欽說:“首先通過一體機進行大小件的區分。小件的話會直接上到我們的小件機,小件機它一共有208個格口。會根據它具體的 城市進行格口的裝包。大包的話就直接上矩陣,然后進行一個裝車。”
和傳統人工分揀不同,智能化分揀不僅提高了分揀效率也減少了用工人數。為了應對“雙十一”,企業對快件自動分揀設備調整運轉速率,現在每小時處理量能達到 1.5萬件。工作人員介紹,今年“雙十一”同去年一樣戰線拉長了,從11月1號起,快遞就有了明顯增長。
宿遷市郵政網路運營中心工作人員莊嵐欽說:“基本上維持在65萬件到70萬件之間,第一個高峰是在2號,是72萬件,第二個高峰在12號達到了將近78萬件。預計14號 15號這樣會有一個回落。今年這邊的快遞量和去年的話基本是一個持平狀態。”
為了應對“雙十一”的快件能夠及時地發出,目前,郵件處理中心每天有200多人同時作業,同時增加出口班次,平均每天發車70多班次。
宿遷市郵政網路運營中心工作人員莊嵐欽說:“我們現在的也調整了工作時間,從早上8點一直工作到夜里面場地結束,確保郵件能夠及時處理。針對于江浙滬皖地區 的郵件,我們這邊基本上保持1到2天能夠送達客戶的手中,像江浙滬皖以外的地區,3到5天這樣能夠送達到客戶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