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眼角膜,在今天之前,它44歲。而11月2日上午,這片眼角膜從蘇州來到了宿遷,給一位43歲的母親葉小紅帶來了重見光明的機會。
上午八點,在宿遷鐘吾醫院門診,葉小紅正在進行角膜移植手術前的檢查。
“一夜都沒怎么睡,(當時想的是什么)想著能給我做什么樣的。”葉小紅說。
葉小紅是宿城區人,一直患有先天性角膜營養不良,常常會出現眼睛發炎、視物模糊的情況。近幾個月情況更加嚴重,左眼幾乎失明。
因為眼疾的原因,葉小紅只能在一家電子廠,做一些邊緣性的崗位,工資收入十分微薄。她還有三個女兒,大女兒已經出嫁,兩個小女兒都在上小學,照顧孩子力不從心,家務活只能由丈夫來完成。
葉小紅的丈夫申文來是一位公交車駕駛員,平時工作也不輕松,葉小紅的眼疾讓這個家庭變得更加艱難。為了改變生活狀況,夫妻倆求醫問診,醫生告訴他們,只有角膜移植手術可以治療葉小紅的眼疾。可全國的角膜供體都短缺嚴重,合適的角膜到哪去找?
今年10月28日,葉小紅來到蘇州大學附屬眼科醫院檢查,當時醫生回復讓她回家等消息。本以為又是希望渺茫的一次,但幸運的是,幾天后她接到了一個好消息,有一枚眼角膜可以進行移植,并將手術時間定在了今天上午。因為今年,蘇州大學附屬理想眼科醫院與宿遷鐘吾醫院眼科專科簽訂了角膜移植技術醫聯體協議。經過溝通,為了不讓葉小紅奔波外地,蘇州專家特意來到宿遷為葉小紅開展手術和診療。
在手術室,醫生再次給葉小紅介紹了手術情況。手術過程中,醫生分離了葉小紅病變的角膜,發現角膜的后彈力層基本健康,因此保留了后彈力層,做了板層角膜移植,這樣術后幾乎不會出現排異反應。
“患者第二天就可以恢復一部分的視力,一周到一個月基本上可以恢復一個健康的視力。”蘇州大學附屬理想眼科醫院角膜病科主任趙慶亮說。
據了解,這位角膜捐獻者44歲,生前熱愛公益事業,簽署了角膜捐獻協議,因突發疾病逝世。醫生介紹,40多歲的角膜供體極其少見,這次能順利進行角膜移植很難得。
“44歲供體還是相當好的,角膜相當好的。在我院首次進行角膜移植手術,所以必將使我們兩家的醫聯體合作更加緊密,而且更加有成效,能夠極大為我們宿遷的角膜病患者更好地提供優質的服務。”宿遷市鐘吾醫院眼科主任醫師趙治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