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進入10月份了,嶂山閘為什么還泄洪?”今年以來,由于嶂山閘開閘泄洪次數明顯增加,讓不少市民發出類似疑問,經過記者調查走訪,發現今年嶂山閘泄洪數據確實打破了最近幾年來的多項記錄。
隨著嶂山閘最近一次關閘,意味著駱馬湖水位又恢復到了往日的平靜,因為今年的頻繁泄洪,住在周邊的居民也感到十分疑惑。
那么,和往年相比,駱馬湖今年為什么會頻頻開閘泄洪呢?記者通過走訪,從嶂山閘管理局找到了答案。
“今年泄洪總量和泄洪次數之所以會增加那么多,主要是因為今年降雨較多,比如7月份臺風煙花帶來的強降雨,導致沂沭泗流域主要河湖水位快速上漲,來水較多,為接納上游來水,嶂山閘多次預泄騰出庫容?!贬稚介l管理局科員胡小荃說。
相關數據顯示,嶂山閘去年的泄洪總量在50億立方米左右,今年近96億立方米,同比增加90%左右,去年執行調度次數在30多次,今年在43次,同比增加30%左右。
“自6月首次開閘至最終關閘,嶂山閘共執行調度指令43次,安全行洪1628小時,下泄洪水近96億立方米,最大下泄流量4570立方米每秒,調度過程中未出現任何異常?!贬稚介l管理局科員胡小荃說。
工作人員介紹,嶂山閘往年都在7月或者8月份泄洪,而今年卻提前到了6月份,是近年來泄洪時間最早、泄洪頻次最多、泄洪持續時間最長、泄洪總量最多的一年,多項記錄被刷新,尤其是今年10月份還在泄洪也是歷史少見。
“今年之所以到了10月份還在泄洪,是因為還受到了前期強降雨影響,上游仍持續來水。我們嶂山閘也進行了相應泄洪。”嶂山閘管理局科員胡小荃說。
據介紹,駱馬湖作為江蘇境內四大淡水湖之一,盡管正常蓄水量在9億立方米左右,但是每年汛期,水位上漲較為明顯,接近或者超過警戒水位后,如不及時泄洪,就可能存在潛在風險,因此一旦接到上級調度指令,都會進行開閘泄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