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楚風夜話》報道了市民張女士年僅6歲的女兒身患惡性腫瘤,一家人已為孩子治病花費了幾十萬元;10月20日,張女士將孩子的出生證明、住院報告、結算憑證等,裝進一只印有“麻麻愛”的袋子里,在騎著電動車前往醫保中心報銷的途中,不慎遺失的新聞,節目播出后,在社會上也引起了很大反響,那么孩子的這些重要憑證還能否成功找回?來看我們記者的進一步尋找。
警方沿途調閱70多處監控 發現丟失時間點
“我家女兒當時就騎這輛電瓶車,東西就掛在電瓶車前面這邊。”據失主張女士的母親介紹,其女兒在出小區的時候,監控顯示她裝有報銷憑證的手提袋還在電動車上,這也就告訴我們一個重要的線索,她裝有報銷憑證的手提袋是走到終點之前這一段路丟失的,于是記者順著這個線索去找了一下。
記者一路尋找到了西楚莊園,據張女士回憶,她的東西可能在(路過)西楚莊園的時候,還在車上,這兒的人流量比較多,商鋪也比較密集,那么,在這會不會有新的線索呢?
盡管記者沿著張女士經過的所有路段進行尋找,也求助了負責附近路面清掃的環衛工人和沿街商鋪,并且通過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對外發布了尋物信息,但是依然沒有什么有效信息。
“她沒有什么收入,就在家里給人家廠里打打工,掙點錢,損失就是沒有辦法報銷,小孩一丟就哭。”失主母親周女士說。
周女士介紹,她外孫女用于治病報銷的發票面額在4萬元左右,對一家人十分重要,考慮到多耽誤一分鐘時間,找回來的希望就會更加渺茫。隨后,記者積極聯系宿城公安分局,希望警方能夠介入幫忙尋找。
記者來到了宿城公安智慧作戰中心,在警方協助下,調取了張女士丟失物品的沿途監控。
“接到相關求助后,我們立即開展工作,但是由于張女士丟東西的地點,并不明確,當天上午她前后經過八九個路段,給我們的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難度,我們沿途調閱了70多個監控,并沒有什么大的發現。”宿城公安分局刑警大隊圖偵中隊輔警吳春為說。
本以為找回希望很渺茫,但是經過民警的持續工作,10月21日下午5點左右,警方最終發現張女士材料袋的丟失時間是,18號早上9點12分時到14分之前。
“我們加大這個時間段的排查,通過走訪發現新城名居北門西側一家商戶監控恰巧拍到了張女士包丟失的過程。”宿城公安分局刑警大隊圖偵中隊輔警吳春為說。
警方尋得拾物人深夜再“追蹤” 材料丟失多日后能否“完璧歸趙”?
丟失的時間找到了,丟失的大致路段也找到了,當晚警方又立即驅車趕往疑似丟失地,通過沿路商鋪的監控,進一步尋找這只手提袋的下落。
監控顯示,丟失的材料袋被這位騎三輪車經過的路人撿走,并消失在監控當中,警方隨后通過偵察手段,對這位路人進一步追蹤。
“我們重新追蹤這個三輪車的行蹤,后來在世貿廣場工地上找到撿東西這個女子的聯系方式,并通知她到太湖路派出所進一步核查我們的相關信息。”宿城公安分局刑警大隊圖偵中隊輔警吳春為說。
接到警方通知后,當事人徐女士于21號晚7點左右,主動來到宿城公安分局太湖路派出所,然而,徐女士稱由于事情過去幾天時間,自己也記不太清楚了。
“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沒有放棄,而是繼續幫她回憶,幫她查找,并且結合監控圖形的追蹤,來還原她當天整個的活動軌跡。”宿城公安分局刑警大隊副大隊長張誠智說。
經過耐心詢問,徐女士回憶稱自己當時駕駛的車輛正停在淮海建材城,民警隨即驅車趕往現場。
經過警方和記者的共同努力,徐女士也終于回想起來,這些物品是被自己隨手丟在了小區的某個角落,隨后也主動聯系上了警方進行歸還。
“經過長時間的工作,現在已經接近半夜12點了,我們終于是把東西給找到了,我們感覺很欣慰,現在我們要做到事就是第一時間來聯系她,把東西安全地交到她手上,其它的我們就不多說 ,畢竟孩子看病要緊。”宿城公安分局刑警大隊副大隊長張誠智說。
得知孩子看病報銷憑證等資料失而復得,10月22日下午,剛從南京趕回來的張女士就迫不及待地來到了宿城公安分局,從民警手中接過這份“沉甸甸”的資料。
“接到通知后,我就一刻不停地往這來,說實話我本來都絕望了,沒想到還能收到這份意外之喜,感謝你們警方,感謝媒體朋友共同幫忙,可以給孩子看病報銷,解決了我們很大的問題。”失主張女士感激的說。
“這件事情能夠圓滿地處理,首先是我們樹立了為人民服務的理念,群眾的事情無小事,同時得益于市局、分局推動的智慧警務,為我們的專項工作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支撐。”宿城公安分局刑警大隊副大隊長張誠智說。
張女士的物品失而復得,孩子的看病費用能夠得到及時報銷,我們也感到十分欣慰。希望這份失而復得的材料,能幫助到張女士,也希望孩子的病能最終康復。當然,最后我們也要提醒廣大市民,貴重物品千萬不要隨意放置,妥善保管,以免遺失后給自己帶來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