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是第32個國際減災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構建災害風險適應性和抗災力”。為了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在應對自然災害時的避災自救能力,宿城區應急管理局開展了一系列宣傳活動,將防災知識送到群眾身邊。
在宿遷市宿城區蔡集鎮的一處器械加工廠車間內,應急管理局的工作人員正在給工人們講解火災來臨時的緊急逃生辦法。作為有一定危險性的工作場所,工人掌握正確的防災減災知識顯得尤為重要。
在宿城區蔡集鎮中心幼兒園,工作人員和老師們一起,給孩子們上了一堂生動有趣的防災減災科普課,通過大手拉小手的方式,切實提高小朋友的自救互救能力,做到防災減災從娃娃抓起。
工作人員介紹,宿遷市最常見的自然災害就是臺風和洪澇災害,例如今年的臺風“煙花”登陸,造成了一定的損失。掌握災害中的逃生辦法最為重要,為了讓市民們都能夠有應對災害的能力,工作人員挨家挨戶進行上門宣傳。
“我們通過今天先是自主學習,然后每次老百姓到大廳來辦事的時候,我們通過宣傳單對老百姓進行宣傳,也是告知他們怎樣預防。”宿城區蔡集鎮牛角社區支部副主任陳曉利說。
據了解,每年應急管理局都會進行防災減災知識宣傳,旨在大力普及防災減災安全知識,進一步提高群眾的防災減災意識。
“讓老百姓真正做到防災減災知識知曉率達到100%,在關鍵的防災減災的時候,能夠減少人員傷亡,減少財產損失,這是我們最大的意義所在。”宿城區應急管理局副局長王俊昌說。
總共: 1頁
初審:杜亞男/二審:湯娟/終審:馮波
作者:郭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