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華秋實,春種秋收。中國農民豐收節,在宿遷市,不僅是水產豐收了,農田里也處處碩果累累,農民朋友的臉上滿是收獲的喜悅!
7000畝雜交水稻開鐮收割
在泗洪縣石集鄉,當地7000余畝雜交水稻制種開鐮收割,黃綠相交的田野,整齊茂密的稻稈被沉甸甸、黃燦燦的谷穗壓彎了腰。一臺臺聯合收割機在水稻制種田里來回穿梭忙碌,收割、脫粒、裝車一氣呵成,奏響了雜交水稻制種的 “豐收曲”。
“這個雜交水稻制種最關鍵的是揚花授粉期,我們通過采取無人機飛防進行人工干預,調節母稻和公稻花期一致,(讓它們)相互之間均勻授粉,使雜交水稻制種的結實率達到70%左右。”江蘇華利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制種示范基地農技負責人馬奎說。
雜交水稻制種,是確保水稻產量的重要環節。今年天氣風調雨順,制種稻在揚花時節遇上了晴好天氣,充分均勻的授粉使農田水稻大幅增產,預計平均畝均增產50斤左右。
“經過我們的科學管理, 我們這兒的畝產量應該在350斤左右,平均畝產值 畝收入在4000塊錢左右,今年是個豐收年。”江蘇華利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泗洪分廠廠長周方紅說。
四萬畝小花生喜收“金果”
在泗陽縣來安街道八集村、雙橋村等地隨處可見,農民們搶收、拉運、晾曬花生的身影。今年由于雨水充沛,再加上管理精心,花生顆粒飽滿。種植戶黃懷軍家除了種植傳統花生外,還種植了黑花生。
“黑花生的產量比白花生稍微低一點,但是人家吃起來感覺細膩好吃,價格比白花生貴兩塊錢一斤,所以我種黑花生。2000多塊錢一畝地。”種植戶黃懷軍說。
黃懷軍種植的花生,剛收上來,就被李亞娟全包了。李亞娟是來安街道一家集產供銷于一體的花生產業龍頭企業負責人。她采取“帶動+合作發展+利益共享+合同種植+利益返還”的運作模式,帶動1.5萬戶農戶建立了花生種植基地。
“一般我們就采用農科院統一指導的這種方法,現在基本上都采用無毒的一些生態農藥,來田間管理,并且采用一些防蟲燈。”蘇花集團董事長李亞娟說。
除了泗陽市場外,李亞娟還在全國范圍內尋找優質種植基地。“蘇花”走俏市場,李亞娟借助優勢,乘機發力,創立了集農產品研發、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擁有食用油、農副產品三大系列30多個特色產品的江蘇百年蘇花集團。今年,泗陽種植花生四萬多畝,平均畝產500斤左右。
今年的豐收節恰逢黨的百年華誕,新時代里,農業是有奔頭的產業,農民是有吸引力的職業,農村是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