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是嚴肅的,也是有溫度的。為了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救助案件中感受到法治的陽光和溫暖,9月8日,在宿城區人民法院, 8名救助對象領取到國家司法救助資金55萬元。
在宿城區人民法院內,宿城區委政法委、法院、檢察院正集中對8名受助對象發放國家司法救助資金。救助對象蔡女士今年38歲,去年身受重傷導致肢體殘疾,丈夫患有精神疾病,由于不能工作,沒有經濟來源,家中老人和兩個孩子無人贍養,生活被迫步入窘境,本次接受救助6萬元。
張大爺今年70歲, 2019年9月,張大爺的兒子因車禍意外死亡,由于被執行人拒不履行法律義務,沒有主動進行賠償,讓張大爺一家跌入低谷。人民法院對其進行積極救助,發放國家司法救助資金8萬元。
“兒媳婦帶兩個孩子,一兒一女,現在兒媳婦帶孩子很困難。感謝國家對我的關心照顧。”受救助對象張大爺說。
張大爺兒子的收入是整個家庭的主要經濟來源,事故發生后,導致近親屬生活困難,且無法通過訴訟獲得賠償。此類型案件是司法救助的典型案例。
“實地去考察,了解他們(受助對象)實際的家庭困難。我們對他救助的時候也要做到一定的教育和疏導,既解決他的實際生活困難,同時疏導他能樹立克服困難,迎難而上(的觀念)。(鼓勵)通過自己不懈努力能夠改變目前面臨的困境。”宿城區區委政法委副書記王士勇說。
國家司法救助是對遭受犯罪侵害或民事侵權,無法通過訴訟獲得有效賠償的當事人,采取的輔助性救濟措施。2019年以來,宿城已向67名救助對象發放司法救助金共計381.2萬元,救助范圍包括刑事案件被害人、交通事故受害者、追索贍養費、撫養費等權利人及符合救助條件的涉法涉訴信訪人等。
“我們要進一步延申我們的救助范圍,要將國家司法救助和社會保障救助以及殘疾人救助等相關的結合起來,切實保障被執行人權益得到保護。同時,也保障他們找到合適的崗位來增加收入,最終達到社會的和諧和穩定。”宿城區區委政法委副書記王士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