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規定》自8月1日實施以來,宿遷市很多小區都著手整治電動車“上樓”的現象,但記者調查發現,仍有市民在樓道內停放電動車。到底哪些因素阻礙了規定的施行?我們的記者進行了實地調查。
新規來了還任性!
9月6日上午,在市區一小區里,消防人員剛走進樓道單元,便發現在大廳內停放著一輛電動三輪車,小區物業經理隨即通知電動車的主人前來挪走,消防人員現場也做出批評。
車主劉女士稱,自己為了節省時間,才把車停放到大廳內,經過此次教育批評后,以后不會再犯。
隨后,消防監督人員進入樓內,逐層檢查。當來到25層時,發現過道停放了一輛電動自行車。消防監督人員當場告知業主,按照《高層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規定》,高層民用建筑公共門廳、疏散走道、樓梯間、安全出口禁止停放電動車。
小區物業負責人稱,自新規實施以來,小區安排專人對電動車停放問題進行檢查,當發現問題時,通知業主的同時也會進行留底記錄。
“每周都在開展,目前為止我們已經開展了將近十幾次的檢查,在檢查過程中也對于人員違法的行為,已經勸阻了將近200余次,已經立案了3起?!彼捱w市宿城區消防救援大隊參謀張虹磊說。
停車難充電難 物業業主各有“苦衷”
記者走訪發現,一個多月時間內,電動車上樓的情況有所好轉,但問題依舊存在,到底哪些因素阻礙了規定的施行?
“有的時候要上去充電,下面充電樁不夠用的了,有的是買菜啊,東西太多了不方便,就帶上去了。”市民王女士說。
“有的時候下雨怕淋著雨,有的時候又怕車曬太陽,我們也希望物業能來,把這個停車棚多弄一些,不然有的時候放不下?!笔忻駝⑴空f。
記者發現,雖然大部分的小區都已經增設了電動車充電車棚,但是明顯不夠用。
“還非常缺,我們也是向有關部門來做申請,后期呢,我們要再多建幾個充電樁。”小區物業經理朱敏說。
“我們整個充電位缺口大概是在400輛左右,現在已經建成具備充電的大概有600輛?!毙^物業經理袁長友說。
既然有充電缺口,為何不多建設一些充電車棚呢?不少居民對此感到不解,記者也向小區工作人員進行了詢問。
“該增加的已經都全部增加到位了,未增加的就是難度很大,比方涉及到綠化,涉及到公共設施,還有涉及到業主同意不同意的問題?!毙^物業經理袁長友說。
那么,停車難充電難的問題要怎么解決呢?小區工作人員稱,他們也在對一些做得好的小區進行觀摩學習,后續會積極推進車棚的共建。
“設置一些露天充電樁,滿足部分業主充電需求,至于車棚后邊我們再繼續共同努力。”小區物業經理袁長友說。
“我們發現充電設備不夠用的時候,我們會要求物業公司他們發動一些業主取得民意來做這些事情,我們有充電的需求,然后又有充電的地方,達到這種平衡。”宿城區消防救援大隊參謀張虹磊說。
對于居民來說,把電動車停放在專屬區域,多一個人遵守,就少了一份危險。對于小區物業來說,更要完善小區相關設施,制定合適的收費標準,讓居民有地停、放心停,方便充電。雙方都達成一致,電瓶車自然“不想上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