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新車是件高興事,但如果車輛在托運過程中受到剮蹭,喜事就成了煩心事。宿豫區的一位拖車司機姜先生就碰到了這樣的煩心事,到底誰是誰非,又該如何解決,一起來了解一下。
在宿豫區順河街道卓圩社區的一家汽貿店,拖車司機、汽貿店老板以及車主正在為一輛新車爭執不下。據拖車司機姜師傅介紹,9月1號下午,他在某拖車平臺接到了這個訂單。
從當時拍攝的圖片中可以看到,轎車的前保險杠中間部位有明顯的掉漆擦傷,對于這處損壞,姜師傅承認應該是自己拖運新車過程中造成的。
拖車司機姜自友:“上板車之前那個地方沒有破是完好無損的,下板車之后就成這樣了,這肯定是咱的責任,推卸不了,當時就報了警,又給保險公司打了電話。”
姜師傅稱,自己買了100萬的拖車貨運險,希望通過保險理賠維修的方式來解決,但是對于剛買新車還沒駕駛的車主來說,這顯然不是他要的結果。
因為車主不同意走保險賠償,從9月1號車輛到達宿遷發現問題后,雙方就開始協商,但結果雙方并不滿意。讓姜師傅無法接受的是,雇主汽貿店老板把他的拖車鑰匙進行了扣押。
汽貿店老板說,因為姜師傅態度消極,不愿意解決問題,他才扣了姜師傅的車鑰匙來進行談判,但矛盾反而被激化。隨后,雙方報警處理,在社區民警要求下,汽貿店老板歸還了拖車司機鑰匙。民警介紹,雙方屬于財產類民事糾紛,可以通過協商調解和訴訟的途徑解決問題。在民警和記者的調解下,雙方最終達成和解,姜師傅出錢賠償車主部分經濟損失,維修部分由車主自行負責。
拖車司機姜自友:“多虧了記者同志和民警為我調解,把這個問題解決了,以后在托運的途中一定要注意安全,我這一次就等于吃一塹長一智了,盡量不給自己造成更大的損失。”
本來是一件容易解決的小事,就因為一個錯誤做法導致矛盾激化,還是要提醒大家,遇到問題雙方都要冷靜,協商解決不成還可以通過法律渠道,不要情緒化,容易導致更大問題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