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響,宿遷市區不少商業活動按下“暫停鍵”。尤其是在美容美發、健身、餐飲、汽車維保等領域,商家不開業,預付卡無法使用成為消費投訴熱點,市民周女士就碰到了這個難題,來關注一下。
8月4號下午,在宿遷幸福南路的一家游泳健身館門口,周女士拿著游泳卡和收據單面容惆悵,原來,七月初周女士在這家健身館內給兒子辦理了一張游泳卡,可直到現在,兒子沒上過一節游泳課。
“買他們那個課程是十節課,是屬于一種暑假班,培訓費用是980元,了解之后我覺得這個價格也合適,然后我就給他們手機微信轉賬,轉完賬之后他們給我一個收據。”周女士說。
交錢、簽合同、拿收據,本來都應該是消費者簽字的,可這家健身館的方式卻有些“別致”,都是由店員簽好直接交給周女士,因為之前也辦過類似的健身卡,從沒遇到過糾紛,周女士也沒往心里去。
“當時我們是7月4號辦的,到目前為止都沒有提醒我們開課,一直都是我們主動去問他什么時候開課,說不好意思,我們這個課還沒有開班,到目前為止一直沒有開班。”周女士說。
暑期過半了,又恰巧碰到了疫情管控,非生活必需場所暫停營業,這家健身館也就沒開門。“我們就要求退款,現在他們拒不退款,他們就是已經關門的一個狀態。”周女士說。
記者在現場看到,這家健身館并沒有張貼提醒顧客場館暫停營業的相關告示。為此,記者也聯系到了這家健身館的負責人王先生,王先生對于此事并不知情,對于周女士這樣的要求,王先生表示非常理解,會根據顧客需求處理此事。
“如果說今年沒法學可以留到明年學,如果說她不愿意的話,那我們該給她退就給她退,銷售(員)他肯定不想退,因為這關系到他的提成和提點。”健身館負責人王先生說。
王先生表示,游泳卡是可以退的,但是目前已經閉館,財務都在家待崗,需要等到恢復上班以后第一時間退款,目前兩方已經達成了一致。這位負責人表示,目前他們已經接到了很多消費者打來的退款電話,因為疫情,自家門下的四家門店均已停業,負擔較重。記者了解到,目前受疫情原因的影響,部分行業,特別是預付式消費的行業遭受了極大的沖擊,業內人士分析指出,疫情的出現屬于不確定因素,大家要相互理解,共克時艱。專業人士也呼吁消費者冷靜、理性維權。
“建議和場館進行配合協商,因為大家的配合,我們的疫情才能更快過去,我們場館才能盡快的運行。”宿遷市游泳協會理事賈浩說。
宿遷市消費者協會秘書長彭鵬:“我們建議,消費者應當具備基本的這樣一個契約意識,不能因為疫情等原因的話,隨意終止或者解除合同,避免自身的權益受損,另一方面的話,我們也強烈呼吁,預付式消費的經營者,也要擔負起必要的社會責任,認真履行合同義務,那么作為消費者而言的話,如果與經營者之間產生糾紛,又無法達成和解的話,應當在第一時間撥打12315熱線進行投訴,及時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預付卡消費一直存在不小的風險隱患,疫情的出現也增添了不可抗因素。希望消費者們能理性思考,慎重購買,另外也要對商家多一些理解,畢竟疫情期間,大家都不容易,彼此多一些寬容,相信等疫情過去了,一定會守得云開見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