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過多對于大棚作物的生長來說,有所不利,眼下正值葡萄生長旺季,農戶們紛紛采取各種應對措施,防范洪澇災害,保證產量。
在宿豫區的一處生態農園,十多名工作人員各司其職,正在進行加固大棚、控溫防水等作業。三十多畝葡萄植株已經冒出新葉,在大棚里避雨生長。農戶單先生告訴記者,自家的大棚帶有避雨和勘風功能,只需按下按鈕,大棚上方的兩支“機械手”就能自動開啟閉合。
“通過遙控或手動對大棚的放風口進行啟閉,這個大棚如果說在暴雨來臨的時候,應該問題不是很大,前期我們也是通過一定的數據測量來制作這個大棚的。”生態農園負責人單武說。
農戶介紹,葡萄植株是去年十一月份種下的,生長過程中需要一定的肥、水比例來配,這樣才能讓葡萄快速生長。如果雨季不能控好水,會對葡萄的根系產生挫傷,所以早在六月份,單先生就在技術員的指導下啟動了排水溝渠的建設。
“政府給我們做了主要的渠道,我們會陸續完善渠道的硬化,和道路的硬化,我們主渠有兩條,輔渠有七八條,也就是說按照目前的溝渠路道,我們前期做的工作雨量再大都沒有問題。”生態農園負責人單武說。
有了智能大棚加上排水溝渠的雙管齊下,這個汛期農戶的心里踏實了很多。此外單先生還購買了農業保險,并安排專業技術員進行輪班值守,細心呵護種下的葡萄植株。
“這一次雨季來的時間比較長,我們也安排了員工進行值班,二十四小時值守,如果發生突發情況,會及時過來排水。”生態農園負責人單武說。
高科技的注入,使得農業增產保收,我們也希望宿遷全市各地農業項目都能積極應對汛期,謹防受損。
總共: 1頁
初審:杜亞男/二審:湯娟/終審:馮波
作者:李宇 ,宿豫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