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市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出現胃痛、反酸的癥狀,很多人都不以為意,但這個時候可一定要注意,您很有可能感染上了幽門螺桿菌。7月2號,江蘇省各地9家醫療機構組織50個家庭免費到醫院做幽門螺桿菌呼吸試驗,發出號召讓市民提高對幽門螺桿菌的重視。那么,這種細菌到底都有哪些危害呢?一起來了解一下。
連日來,在宿遷市健康體檢中心和市第一人民醫院等多家醫療單位,不少市民前來參與檢測篩查,簡單地吹滿兩個空氣袋,再服下一顆藥丸,整個檢測活動就結束了。
解先生介紹,因為自己做生意,平時和客戶聚餐活動較多,沒有使用公筷公勺的習慣,為了求個安心,每年都會抽空來做幽門螺桿菌的篩查。
和解先生一樣,市民郭女士平時和母親一同居住,最近看到相關新聞報道,便主動到就近醫院檢測,沒想到自己和家人還真的“中招”了,郭女士說“因為經常在外面吃飯,飲食方面不太健康,就是我跟我母親兩個人都有陽性的。”
記者了解到,幽門螺桿菌篩查目前在宿遷市范圍內是自費項目,價格大概在100元-200元左右。
“目前來說,在全國大約有50%甚至更高的(比例)人群有感染這種細菌,它主要是存在于唾液、胃液、以及糞便中,所以它主要的傳染的途徑就是糞口途徑和口口途徑。”市第一人民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劉偉說。
據了解,幽門螺桿菌被定義為一類的致癌因子,是胃病的主要致病因素。
“早期感染幽門螺桿菌的話,可能會出現一些臨床表現,比如說會出現腹痛腹脹、惡心惡吐、有的人還會出現口臭,消化不良,甚至感染時間長了,有可能會導致消化性潰瘍,甚至是胃的惡心腫瘤。”市第一人民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劉偉說。
醫生介紹,市民外出聚餐時不使用公筷公勺、隨意給他人夾菜,食用生冷食物都有可能導致幽門螺桿菌的傳播和感染,存在少部分患者感染后,不會出現明顯的臨床表現,因此,定期進行篩查,早發現早治療,尤為重要。
“很常見的一種癥狀,胃子不舒服了,我吃什么東西壞了,他沒有這方面的知識,也不夠普及,所以老百姓認識也不到位,檢測率比較低,所以說往往不被重視。”市健康體檢中心體檢部主任魏平說。
由于幽門螺桿菌很容易在家族之間傳播,也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醫生建議,市民可以通過使用公筷公勺、便后勤洗手等方式預防。
“對它的殺死率、滅活率,臨床上還是蠻肯定的,而且不是很復雜,一般正規地用治療幽門螺桿菌的藥物,可以在一周或者兩周可以對幽門螺桿菌的殺死率90%以上。”市健康體檢中心體檢部主任魏平說。
看來,這特別容易被忽視的小小細菌,危害可真不容小覷,還是提醒大家,平時一定要養成健康衛生的就餐習慣和生活習慣,才能遠離幽門螺桿菌的侵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