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宿遷位于江蘇北部,處于國家地理分界線南北過渡地帶,小麥品種既面臨著南方的病蟲害,又面臨北方的嚴寒挑戰。今年,宿遷全市首次推廣播種的5萬畝小麥新品種,在夏收中表現不凡,迎來了畝產1200斤的高產。
在宿遷市湖濱新區井頭街道安圩居委會的一處農田里,53歲的王伯安在農技人員的幫助下,一起完成了今年的夏收工作。對于今年種植的100多畝小麥新品種瑞華麥506能達到畝產600公斤的表現,他表示很驚喜。
“我們去年的合作社從河南引進的品種,畝產在800斤左右,但是今年我們的畝產能夠達到1200斤每畝,和去年相比,我們每畝地應該多收400斤一畝,1.2元1斤,(100多畝地)比去年多收入在5萬塊錢左右。”湖濱新區井頭街道安圩居委會王伯安說。
從各縣區反饋的最新測算數據來看,新品種畝產穩定在600公斤左右,部分高產田塊達到了650公斤至700公斤。今年對小麥生產來說,不是風調雨順的一年,連續3次的低溫倒春寒,對小麥生長影響比較大,在返青拔節之后,白粉病和銹病大發生,到抽穗揚花時候,赤霉病又普遍地重發,今年全市夏糧種植面積446.8萬畝,根據測產情況,全市平均畝產391.9公斤。而小麥新品種瑞華麥506不僅少生病,還能如此高效增產,也讓王伯安這樣的農戶笑容滿面。
“從入庫的情況來看,外面的品種今年的小粒,病粒、癟粒高的有18%到20%的比例,瑞華麥506大概只有5%到6%這樣?!苯K瑞華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夏中華說。
據了解,宿遷以沙壤土和黏土為主,除了特定氣候環境影響,如果農戶秸稈還田工作沒有做好,播種的小麥難以將根系扎深,受凍后極易生病死亡。為此,育種專家們經過10多年的艱辛努力,培育出了一款適合宿遷及周邊區域種植的小麥新品種。
“它是把高產、抗病、優質結合在一身,特別是在今年這種災害氣候的年份,它抗倒春寒,抗赤霉病、抗銹病、耐白粉病這些優點都得到發揮,所以比一般的同類型的品種可能要增產10%以上。”江蘇瑞華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夏中華說。
“第一個產量表現還是相當穩定的,幾個匯總上來的數據來看,正常畝產應該能夠達到600公斤到650公斤這個產量潛力。通過我們初步篩選,它的主要品質指標應該能夠達到中強筋到強筋這個水平?!苯K現代農業宿城稻麥科技綜合示范基地主任金彥剛說。
小麥高產還能保持高品質,育種專家們的辛苦培育,不僅解決了農戶們的增收問題,也為國家糧食產量和糧食安全提供了更好的保障。目前,該品種在我市不同區域首次共種植了5萬畝,根據其今年的突出表現,未來有望大面積推廣。
“在世界大的形勢下面,特別的疫情之后,在我們耕地面積不可能增加很多的情況下,高產作為主要的一位;第二同時要求要減少化肥農藥的使用量,要高效,另外一個要優質,提高生活水平,那么,在這么一個要求下面,我們說老實話,就是要不斷地來超越前面,要把這高產、高效、優質要結合到一起。”江蘇瑞華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夏中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