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汛期,對城市、鄉村的排澇都是一場不小的考驗。國家防汛部門預測,今年淮河水系氣候年景不容樂觀,有可能發生局部洪澇。為了保證排水及時,宿遷市開啟了一大波水利工程建設,做到有備無患。
6月14日上午,在宿城新區西民便河段,30多位工人正忙著建設西民便河蓄水閘和十支溝引水閘。從今年4月30日開工建設,目前閘體的整體結構已經完工了。
據了解,此次十支溝北延工程是西民便河與十支溝的連通工程,是水系溝通和換水活水的重要通道。除兩座水閘,還將疏浚、護砌河道2.2km,還有兩座橋梁的建設,預計今年8月底能夠實現完工。
“我們這個工程完工之后,滿足了十支溝和西民便河水系的一個連通,我們整個從清水河到西民便河,通過十支溝聯合起來,滿足我們城市內防洪排澇的需求。”施工方負責人王福源說。
同樣,在湖濱新區黃墩鎮,宿遷市境內淮河流域洼地近期工程也在快速推進,主要對黃墩湖地區洼地83 平方公里面積范圍進行綜合治理。通過疏浚河道,新、改建沿線橋涵閘站等配套建筑物,恢復提高區域防洪除澇標準,形成較完整的防洪排澇體系,改變低洼易澇局面。目前施工人員正在對劉莊大橋進行建設。
“劉莊大橋,原來標準比較低,老化比較嚴重,本次拆建全長120米,凈寬7米,目前橋梁吊裝正在進行,我們計劃月底橋梁具備通行的條件,主要是保證黃墩湖洼地區平常進行道路交通。在制洪的時候保證撤退,它是一個關鍵的節點。”宿遷市淮河流域代建項目部項目經理劉增寧說。
據了解,從年初開始,宿遷市水利部門對駱馬湖、淮河、新沂河、中運河等河道、湖泊、泵站等河湖工程開展汛前檢查,共查出4類63項工程隱患,根據工程隱患的不同程度,逐一制定度汛應急措施。另外宿遷市黃墩湖洼地治理,古黃河整治等11項重點工程,已從2月底陸續開工。
“目前我們全市防洪排澇灌溉等骨干工程主體項目,于5月31號之前全部完成,余下項目也正在按照序時進度正在進行。爭取汛期早日投入使用,發揮效益,為今年奪取防汛抗旱全面勝利打下堅實的基礎。”宿遷市水利局總工程師周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