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最少不了的就是粽子了。相比較以前,現在的粽子不僅造型上更好看,口味也更豐富。但是這粽子好吃,咱們也要注意量。
粽子作為端午節的傳統食品,家家戶戶都會在端午當天煮粽子來吃。從傳統的糯米粽子到紅棗粽子再到肉粽,商家也別出心裁,推出了各種餡料的粽子讓市民選購。這么多口味的粽子,怎么才能更健康呢?市民有自己的看法
市民 董先生:“一般這個粽子一定要帶糖,而且特別是紅糖,我個人認為紅糖對著粽子吃它可以容易消化,暖胃。”
市民 蔣先生:“像糯米畢竟是黏米一類,它不能多吃,吃過多的話對胃不好。”
醫生也提醒大家,粽子由糯米制作而成,是高碳水,高糖分的食物,血糖高的人要少吃或者不吃。
宿遷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醫學科主治醫師李大扣說:“還有處于急性胃腸炎的急性期的病人,或者是胃腸道不好的病人盡量不要吃,因為它會加重胃腸道的一個負擔。”
除此以外,吃粽子的時間和食物搭配也要注意。不建議空腹吃粽子,在吃粽子時可以搭配稀飯來吃,晚上最好不吃粽子。
宿遷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醫學科主治醫師李大扣:“吃粽子要配合新鮮的蔬菜水果一起吃,促進胃腸道的蠕動,幫助消化。”
由于目前粽子種類較多,醫生表示,在食用前,應當分清自身情況,選擇性食用。尤其是老人和孩子。
宿遷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醫學科主治醫師李大扣介紹:“兒童胃腸道發育還沒有完全的成熟,老人的胃腸道功能退化,如果是進食粽子以后會加重消化道負擔,導致急性腹痛或者消化不良。”
總共: 1頁
初審:杜亞男/二審:湯娟/終審:馮波
作者:陸鵬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