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化的農村,不僅規劃整齊,環境更好。在農作物和蔬果種植上,大家也紛紛花心思巧利用。這不,最近,在宿豫區和泗陽縣,農戶們就迎來非同一般的豐收喜悅。
邊角地變“幸福田” 百畝油菜富了腰包
在宿豫區順河街道的幸福大道中環線路旁,油菜花褪去了金色“外衣”,枝條上飽滿的油菜籽迎風飄動。一臺聯合收割機正忙著搶收油菜。
油菜在當地種植分布零散且面積小,大多以人工收種為主,耗時耗力成本高。而當地種植大戶周明會則在機械上動起了腦筋,添加專用收油菜刀具,大大提高收割效率和經濟效益。“它拋灑率非常小,比人工省工省時,還又省錢。”種植大戶周明會說。
去年冬天,種植大戶周明會發現商機,承包一些沿路、沿河邊角地,化零歸整,種植油菜,來增加收入。“利用復墾地、零星地種了一百多畝地油菜,看起來今年收成很好,每畝地能收四百多斤,每畝地也能收七八百塊錢。”種植大戶周明會說。
在宿豫區,曾經的一些沿河沿路零星散地種植雜亂無序,甚至荒廢長草,與周邊生態環境極不和諧。為此,當地政府通過低價流轉土地、統一規劃種植品種的方式,提升農村整體生態環境,增加農民收入。“油菜收過以后,我就把它種上玉米,比長草要美觀,種上莊稼長得綠油油的也好看,個人也有收益了,這個也美化環境。”種植大戶周明會說。
麥田套種桑葚 喜悅一波接一波
在泗陽縣盧集鎮,麥田里套種的桑葚也迎來盛果期,郁郁蔥蔥的桑樹上,掛滿了一叢叢一簇簇的桑葚果實,散發出誘人的香味。來采摘桑葚的游客一邊采摘一邊品嘗。
果園負責人方飛介紹,去年,他了解到桑葚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經濟效益也不錯,于是在50畝麥田的田道邊套種了桑樹,通過精心的管護,今年麥收結束后,桑葚也迎來了大豐收。
“我們緊鄰330省道和成子湖旅游度假區,對鄉村旅游有促進作用,我們當時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去年種植了五十多畝桑葚。”果園負責人方飛說。
據了解,這50畝的桑葚園,每天能采摘200公斤左右。方飛說,他還打算在發展桑葚的同時,對桑葚進行深加工,如桑葚干、桑葚酒、桑葉茶等等,挖掘桑葚的附加價值,帶動附近群眾就業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