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人自由地走出家門,是一座城市溫暖的體現。在宿遷宿豫,不少公共場所建設了輔具“共享小屋”,讓輔具流動起來,解決殘疾人出行難題。
在宿北大戰遺址公園停車場,一座由玻璃搭建的小屋格外顯眼,不到四平方米的小屋面積,里面擺著輪椅、拐杖等各種輔具,游客可以在任何時間內通過掃碼對輔具進行租借,在租借過程中不收取任何費用,有了輔具的幫助,不少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殘疾人都可以盡情享受游園樂趣。
在輔具“共享小屋”建設的過程中,宿豫區殘聯針對城區人流量較大的公共場所,利用公共衛生間休息室搭建輔具“共享小屋”,并安排檢修人員對輔具進行維護、更換、記錄,根據每個“共享小屋”不同輔具的使用頻率,打造輔具智慧租借平臺,設計更加人性化的租借程序,進一步滿足殘疾人、老年人、半失能人群的臨時性輔具需求。
“我們會每五天定期對所有點位進行檢修一次,然后對損壞的輔材進行更換,也會通過后臺大數據測算每個點位的輔具使用情況,對使用次數多的輔具進行增加。”“共享小屋”維護人員李昊說。
當前宿豫區建設的三個“共享小屋”已經正常運轉,每個“共享小屋”可以輻射周邊三個社區所有特殊群體使用。下一步,他們將把這樣的“共享小屋”延伸到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大型商超以及旅游景點等人流密集場所。
“我們也會繼續擴充各個“共享小屋”的輔助種類,力爭為殘疾人提供更加精準有效的服務,為他們的便捷出行保駕護航。”宿豫區殘聯康復科辦事員司蘇婷說。
總共: 1頁
初審:杜亞男/二審:湯娟/終審:馮波
作者:宿豫臺 ,周玉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