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軍人,你會想到什么?是挺拔如松的站姿,是莊嚴肅穆的軍禮,還是正在沖鋒的身影?無論在什么年代,由中國軍人組成的一支支忠于黨,忠于人民的部隊,給了我們最踏實的安全感。宿城區羅圩鄉聯伍村現役軍人郭成成說,有一首紅歌是自己參軍13年的真實寫照,在建黨100周年到來之際,他要唱出這首歌表達自己的心情,一起去聽聽。
“不需要你認識我,不渴望你知道我,我把青春融進,融進祖國的江河。(軍禮)大家好,我是郭成成,剛才我唱的這首歌是《祖國不會忘記》,我非常喜歡這首紅歌。”1990年出生的郭成成,身上有一份超過同齡人的成熟與穩重,他是一位有著13年軍齡的軍人,現任中部戰區陸軍某部“沙家浜連”班長。因為在部隊表現優異,郭成成多次被上級評為軍事訓練標兵,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還曾執行過南蘇丹維和任務,被聯合國頒發“和平勛章”。3月上旬,他手捧嶄新的三等功獎狀,從部隊回來探親。
現役軍人郭成成說:“上一次回來是去年的10月份,已經有半年沒有回家了。父母變老了,孩子也長大了一點,愛人也比較辛苦,回來以后,半個月時間要多陪陪他們。”
受退伍父親的影響,郭成成從小就有一個軍人夢,2008年,18歲的他終于如愿進入了軍營,雖然做好了準備,但軍旅生活比想象中還要艱苦很多。
現役軍人郭成成說:“特別苦特別累,早上起床之后一直訓練到晚上,尤其是強化訓練的時候,要連續持續12小時的訓練時間。我們有一句話就是掉皮掉肉不掉隊,流血流汗不流淚。”
剛入伍時,郭成成的各項身體指標都比隊友弱一些,通過自己加壓,每天晚睡一小時、早起一小時加強訓練,半年之后他的能力已經在同一批士兵中逐漸凸顯,尤其是手榴彈投擲項目,在集團軍組織的比武訓練中,郭成成創造的記錄至今沒人打破。在艱苦訓練的過程中,每次部隊里組織唱紅歌,都是郭成成最高興的時候,因為那些慷慨激昂的歌曲,和振奮人心的歌詞,總能堅定他“當個好兵”的決心。
現役軍人郭成成說:“我們每天吃飯之前都要唱紅歌,100首的紅歌我們都要學會唱。聽到《祖國不會忘記》這首歌的時候,感覺唱出了我們中國軍人的心聲,感覺非常的有勁,能代表我們每個軍人內心的想法。”
歌曲《祖國不會忘記》創作于20世紀90年代,曲調磅礴大氣,歌詞樸實真摯,整首歌表現戰士們無私奉獻的樂觀精神,曾獲得第八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入選作品獎,也是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優秀歌曲100首之一。今年2月19號,郭成成再次被這首歌震撼,是他在部隊里了解到喀喇昆侖邊防官兵在加勒萬河谷的戰斗犧牲和負傷的事情,不少新聞報道正是用《祖國不會忘記》作為背景音樂,講述五位戍邊英雄的感人事跡。
現役軍人郭成成說:“尤其是我們團長祁發寶同志,身先士卒,深受重傷,包括我們的營長,還有三名戰士都犧牲在了一線。感覺身為一名中國軍人,外來士兵侵犯我們的時候,寸土不讓,他們的精神一直激勵著我們。通過了解他們的事跡之后,充分的感受到了一線戰友,非常非常的辛苦,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山知道我,江河知道我,祖國不會忘記,不會忘記我”,豪邁的歌聲,真摯的歌詞,配上邊防戰士英勇無畏的形象,這段時間,郭成成越是深入了解這段故事,越是感到身上的責任重大。半個月的探親假即將結束,他也立下決心,回到軍營加強訓練,時刻準備好,為保家衛國奉獻自己的一切。
現役軍人郭成成說:“從18歲入伍到現在已經有13年,就像這首歌唱的那樣,我的青春融進了軍營,我感到非常的驕傲,每一位軍人都是默默的奉獻,不需要任何人歌頌,因為我們知道,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人民,為了黨,為了國家,所以我想在建黨100周年把這首歌唱出來,堅定自己的決心,也請家鄉人民放心。”
在這條新聞播出時,郭成成已經告別父母妻兒,再次回到部隊,以行動見證自己的誓言。郭成成是宿遷好男兒,也是千千萬中國軍人中平凡的一位,為了責任和信仰,他們遠離親人,“將青春融進祖國的江河,將光輝融進祖國的星座。”他們奉獻無言,但山川知道,江河知道,人民知道。致敬最可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