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周是第14個“世界青光眼周”,今年的主題是“視野不丟,生活無憂”。隨著電子產品的不斷普及,青光眼患者人數也不斷增多,如何預防青光眼,做到早發現早治療也成為了一大難題。
在宿遷市人民醫院眼科病房里,69歲的賀先生剛做完青光眼手術,正在恢復治療。賀先生說,前段時間他過來例行體檢,結果檢查出了青光眼。
市民賀先生說:“就是眼里覺得里面看東西,稍微有點模糊,就是看東西不利索,(現在)我就稍微比以前呢,看東西清楚一點。”
青光眼是一種特殊的視神經疾病,多數患者的眼內壓間斷或連續升高,壓迫到視覺神經,造成視功能不可逆的損害。青光眼分為急性和慢性,急性的主要癥狀為視力突然下降、惡心、嘔吐,癥狀明顯。而慢性青光眼因為前期沒有明顯癥狀,很容易被忽視。
宿遷市人民醫院眼科副主任秦書艷說:“我們形容它像小偷一樣,慢慢地把你的視力給偷走。所以很多病人來醫院就診的時候,因為一只眼睛看不見,那個時候才能發現病變。”
重度晚期的青光眼患者明顯的特點是走路很僵硬,一般普通人的視野應該是大于180度,但青光眼患者的視野為管狀視野,只能看到正前方。
宿遷市人民醫院眼科副主任秦書艷說:“如果看周邊的東西她可能要轉頭了才能夠看到,視野在慢慢的縮小,像一道光一樣在引導著他走路。”
青光眼只要能夠早發現、早治療,絕大多數的患者都能保住生活所需的“余光”,如果出現惡心嘔吐、眼脹、視野縮小的情況,要及時到醫院就醫。同時,也要在平時注意用眼衛生,保護眼睛。
宿遷市人民醫院眼科副主任秦書艷說:“不要在黑暗的光線下長時間的用手機,看電子產品,像老年人如果視力下降的一定要及時到醫院看,有沒有白內障,因為有很多白內障會激發青光眼。”
總共: 1頁
作者:郭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