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吃元宵作為傳統習俗,象征著家庭團團圓圓。但要說起哪種元宵最好吃,那一定就是手工制成的元宵了。這不,在宿遷市區就有一些人一直堅持著手工元宵老手藝。
2月26日上午九點,在宿遷市區中山路一家元宵店里,熱騰騰的元宵煮好后,圓圓的,看上去軟糯香甜,引得記者直發饞。趕緊來一份。
記者蔡依瑾說:“嘗了嘗我們這個剛剛出爐的元宵,它整個外皮和我們超市里買的是不一樣的,它的外皮很有嚼勁,它里面的芝麻餡也是甜而不膩,整體來說還是非常得好。”
要說這元宵為何讓記者如此上癮。那還是因為老板娘施彩云的手藝好。只見施阿姨將幾塊糖餡放入濾水篩里,取出后,倒進撒了糯米粉的簸簍里,快速搖晃,不一會,元宵的雛形就已經出現了??粗腥?,記者也上手體驗一番。
記者蔡依瑾說:“我現在左手拿的是一開始我們的黑芝麻餡,右手拿的是經過6次搖晃之后的,可以看到這個餡外面已經均勻的裹上了一層糯米粉。”
經過十幾次的重復操作后,原來黑黑的糖餡穿上了“外衣”,變成了白白胖胖的小圓球,這樣元宵就算是做好了。
元宵手藝人施彩云說:“像我們家的元宵呢,根據我們的餡料大小,它裹上多少層,判斷它的元宵什么時候好,就是我們的比例它應該是1/10的比例,比如說餡有一成,它要裹上九層的面粉?!?/P>
滾好的元宵就可以下鍋煮了,因為手工元宵是一層一層的滾起來的,所以在煮的過程中,禁止用勺子攪,如果用勺子攪動,會讓元宵散掉。當元宵的體積比下鍋前膨脹了三分之一左右時,就代表元宵已經煮熟了。施阿姨說,她從2002年時,就開始做手工元宵,在2016年,開了第一家店,經過不斷的研發,餡料也從一開始單一的黑芝麻餡,變成花生、桂花、紅豆等多種餡料。
元宵手藝人施彩云說:“我研發也應該有十幾年的時間。這個元宵已經不是我們宿遷人的一個美食了,它是一種情感,要把這個元宵繼續的把它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