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一個最為溫馨的字眼,但是今年65歲的王義柱,卻不知家在何處?家人在何方?因為患有精神疾病,三十多年前從家中出走,輾轉多地,四處流浪,終于在這個冬天,踏上了溫暖回家路。
12月12日上午十一點半,在外流浪30多年的王義柱在宿遷市泗陽縣救助管理站的護送下,回到了闊別多年的家鄉,徐州市睢寧縣魏集鎮王圩社區。家中父母已經去世,就剩下兄弟姐妹,當弟弟王義才站在他的面前時,他激動地不知所措,弟弟激動地握起哥哥的手,這一握中間隔了三十多年。
弟弟王義才說:“一直照顧(哥哥)到老,責無旁貸,我盡到我(作為)弟兄的義務。”
王義才帶著哥哥王義柱一個個認識姊妹、認識鄉親,這份團圓他盼了三十多年。原來,多年前王義柱患上了精神疾病,一發病就離家出走,跑出去就找不到回家的路。走了幾次都被找了回來,但在一個寒冷的早上,走了之后就再也沒有回來。
弟弟王義才說:“跑了很多的地方,宿遷睢寧周邊也都找了,都沒有找到,一聽說哪些有流浪的,我就去認,去認了又不是的,這么多年也都沒有什么信息。”
從王義柱斷斷續續的話語中,據了解,這么多年來,他一直在輾轉流浪,餓了就到村里要些吃的,困了就隨便找個地方睡覺。從黝黑的臉龐、粗糙的雙手中,仿佛能夠看到他這些年的心酸與辛苦。近段時間,他流浪到了泗陽,自己在泗陽二橋下找了個落腳處,一些要來的被褥,一個小平臺,就是他臨時的家。
泗陽縣救助管理站站長方洪斌說:“接到群眾反映說有一個老年人在泗陽二橋底下居住,我們立即到現場去查找,白天查找了兩次沒找到,后來通過當地群眾反映,晚上他才居住到這里,白天出去流浪,晚上我們又組織工作人員,和當地的鄉鎮村干部一起,當地晚上把這位老人找到了。”
12月7日晚上,王義柱被救助了,泗陽縣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員就開始給他找家人、找家鄉,從他的口音、模糊不清的名字、偶爾說出的村名,工作人員發現他可能來自于徐州市睢寧縣。
泗陽縣救助管理站站長方洪斌說:“我們接著就和睢寧救助站取得聯系,查找他的信息,通過昨天的核實,我們今天把這位老人送到王圩村和他們家人團聚。”
現在,王義柱終于找了親人,回到了家鄉,他還要慢慢習慣這陌生而又熟悉的環境。王義柱所在的社區也將積極行動起來,幫助他回歸正常的生活。
徐州市睢寧縣魏集鎮王圩社區黨支部書記趙厚利說:“負責把他的戶口先上了,夠五保的條件,我們再積極給他辦五保,五保也800多元。”
在寒冷的冬天,看到這樣的故事總是暖暖的,我們也衷心的希望王義柱回歸家庭之后,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